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在我們呱呱墜地后的兩年,也就是嬰兒時期,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嬰兒時期,我們快速地成長、學習,吸收著一切養分,享受著世界的善意。

遺憾的是,我們自己卻對這一段時期沒有什么記憶。
那嬰兒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他們又是不是真的對生活一無所知呢?你是否和我一樣,對嬰兒的生活充滿了好奇?
BBC推出的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就用大量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嬰兒世界的一扇門,不僅向我們揭示了嬰兒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展現了嬰兒們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守護童心大作戰#

每一個嬰兒的出生,都伴隨著響亮的哭聲,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這一聲哭泣,其實是嬰兒的呼吸。
第一次呼吸的瞬間,嬰兒的血流會從胎盤流向肺,填補心臟里的洞。

這個過程,相當于成年人的一次“開心手術”,但對于嬰兒來說,只是常規操作。
當父母的都知道,在嬰兒降生后的幾周,嬰兒會像小猴子一樣,用小手小腳緊緊抓住母親的手。

這項技能還真的是從從類人猿祖先那里繼承而來的抓握反射,可以讓嬰兒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各位家長們不用再執著于“掰開寶寶的小拳頭”了。
嬰兒雖然剛剛降生,但他們并非什么都不懂——寶寶們的眼睛可以搜尋人類的面孔,并模仿自己看到的表情。

當媽媽輕觸嬰兒的小臉時,他們又會撅起嘴來等著媽媽的母乳,相當可愛。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身邊的嬰兒游泳館越開越多——事實上,嬰兒們也確實都是游泳健將。
長期呆在子宮中的嬰兒們,對水下有一種本能的熟悉。當嬰兒淹沒在水中時,他們會條件反射地停止用鼻子呼吸。

嬰兒們的喉位更高,在水中張嘴時,水會流向胃部而非肺部,這大大減小了他們溺水的概率。

紀錄片里便講了這樣一個事例,媽媽凱特帶著6個月大的兒子山姆去散步,不慎將載有山姆的嬰兒車掉進了冰冷的海水里。
當山姆被救上來的時候,已經過了 5~6 分鐘。
經過5個小時的搶救后,山姆竟奇跡般地轉危為安了。

奇跡并非偶然。
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說,嬰兒的喉頭比成人高,水會不會流進肺部;另一方面,在冰冷的海水環境里,嬰兒的大腦會自動停止基本活動,這減緩了腦細胞的死亡。

所以,嬰兒們雖然看上去脆弱,但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生命力比大人們強大的多。
三、嬰兒眼中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在用眼睛和耳朵來觀察世界,但你知道嬰兒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嗎?
嬰兒眼中的世界,其實是一團糟。

我們的大腦將兩只眼睛看到的事物整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畫面。
但新生兒的大腦還不具備整合能力。因此,在眼部肌肉變得有力之前,嬰兒看到的大部分事物,都是一團模糊。
嬰兒眼部的最佳焦距,是距離面部20厘米左右的位置。這也剛好是媽媽哺乳時臉部與嬰兒的距離。

難怪,寶寶們都是和媽媽更親近呢。
寶寶們的眼睛不僅“看不清”,色彩感也很弱。
他們一開始只對高對比度的事物敏感,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嬰兒更喜歡玩那些顏色鮮艷的玩具。

相比之下,嬰兒的聽力就強得多了。
剛一出生,嬰兒就有了完全成形的內耳,他們可以聽得非常清楚。

他們能立刻辨識出媽媽的聲音,還有其他熟悉的聲音——以此看來,胎教音樂有一定道理。
不過,嬰兒的聽覺并不完善,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學會處理來自兩耳的聲音之間細微的時間差,這使得嬰兒們聽到的聲音都有回音。
所以,各位家長們,和寶寶說話時要記得盡量重復、緩慢,這樣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和記憶哦。

嬰兒們另一個異于成人的地方是,他們習慣聽到響亮的聲音。
嬰兒在媽媽的子宮中時,他們聽到的媽媽的心跳,足足有90分貝,這與跑車轟鳴的聲音一樣大。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嬰兒喜歡在車里睡覺。
汽車行駛時低沉的轟鳴,很接近嬰兒在子宮中的聽覺體驗。

嬰兒時期,人腦細胞之間的億萬根神經連接并沒有正確地組織起來。
所以,嬰兒可以“嘗到”顏色的味道,也可以“嗅到”聲音的氣息。

正是這樣的特點,使得嬰兒大腦的適應能力遠強于成人——嬰兒大腦中受損部分的功能,可以轉移到未受損部分。

例如:片中的男嬰托馬斯,一出生就患有癲癇,有一半的大腦是腫脹畸形的。

醫生將托馬斯大腦中的畸形部分進行了手術切除。
而失去了一半大腦的托馬斯,仍然可以正常生活,僅僅只是失去了一部分精細運動能力。

但是,這樣的手術很難適用于成年中風患者。切除部分大腦的后果,對于成年人來說可是毀滅性的。
五、寶寶的爬行與站立剛出生的嬰兒,沒有膝蓋骨,其他骨骼也很柔軟。
所以,爬行成了他們最初使用的移動方式。

已經成人的父母們,很少會在寶寶面前爬行,所以嬰兒沒有機會去模仿爬行,他們只能自己探索出一種爬行姿勢。
有的靠扭動屁股來前進;

當然,更多的寶寶依靠的還是四肢。

只有當寶寶們的肌肉變得強壯,骨頭逐漸變得堅硬起來,膝蓋上的軟骨變成骨頭,寶寶們才逐漸站起來走路。
六、寶寶們的語言眾所周知,嬰兒生來就掌握的表達方式是“哭”,不同的哭聲帶有不同的意思。

嬰兒們學會的第二個表達方式,則是“笑”,一個嬰兒一天能樂呵呵地笑 300 次。

微笑是人天生就具備的表情,即使失明的嬰兒也會笑。

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們早已做好了學習語言的準備。
嬰兒們學習語言并非從聲音開始,而是從形狀開始。
他們先是學習大人的口型,摸索說每個詞語時的肌肉運動,并慢慢形成自己的口型。

嬰兒的學習能力遠不止如此。對他們來說,學習手語也不在話下。
艾拉和芬恩是一對龍鳳胎,他們剛滿兩歲。

他們的父母是聽覺障礙人士,在這對雙胞胎剛出生的時候,只有他們一家四口在相互交流,而爸爸媽媽只能用手語溝通。
5~6個月大的時候,艾拉比劃出了第一個詞“媽媽”,此后他們逐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表達。

幾個月后,他們甚至能用手語和爸爸回憶幾個星期前發生的事情。
當這對雙胞胎被送去幼兒園的時候,又自然而然地在那里學會了說話。
如此看來,學外語要趁早,這句話還真是對的。

看完了這部《嬰兒的秘密生活》的主要內容,你是不是也被寶寶們的各項特殊技能所震撼了呢——他們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小生物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69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