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01
這個學期,言寶在幼兒園第一次當了升國旗小旗手。
臺上的他,面露微笑,用響亮的聲音說完了自我介紹,又字正腔圓地背誦了一大段《三字經》,贏來了家長們好評的掌聲。
旁邊,一個同班孩子的媽媽也不住地夸獎說:“你兒子真不錯?!?/p>
說了一聲“謝謝”,我就逃了,因為我哭了,這是喜極而泣的眼淚。
都說小兒難養,可是,言寶卻是一個超級難養的孩子。
我本以為,卸(生)完貨(言寶)后,我能像生完女兒一樣,做回我自己。事實證明,我想得太多了,也想得太美了。
從我的子宮出來以后,他就開始“戀”上我的身體,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讓我摟著、抱著。
言寶一個多月的時候,要一邊吃母乳一邊蘿卜蹲,不然就不吃,每次把我都累得夠嗆,那畫面你能想象。
五個月大之后,言寶開始不滿足我躺著陪睡,要坐著摟著陪睡,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等他睡熟,我才能像個賊一樣千小心萬小心地將他放到床上。可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他自己放個屁,也能把自己崩哭。
八個月坐著哄睡也不管用了,要邊爬樓梯邊哄睡才行,嘴里還要唱著他愛聽的小曲兒。往往爬二十分鐘樓梯,才能睡上十分鐘。
他睡著以后,周圍必須是悄無聲息,不然腳步聲會驚醒他,說話聲會吵醒他。有次睡著后,我老公胳膊動了一下,關節響了一聲,就把他吵醒了。
言寶不僅愛哭,還特別敏感,你稍微不耐煩,他的淚花就開始在眼睛里翻滾,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生了一個“娘炮”。
帶他出去玩兒就更鬧心了,別的小男孩滿地奔跑,呼喊打鬧,我這個只會抱住我的大腿,踢也踢不走,甩也甩不掉,就像塊小狗皮膏藥。
直到一個朋友告訴我,言寶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好好養,可能會有大驚喜。
她還告訴我,她兒子也是一個高需求寶寶,曾經指著自己拉的屎,非要媽媽吃掉,媽媽不吃,差點哭斷氣兒。
只能說,攤上這么一個“要命”的孩子,要舍命也要認命。
有高需求寶寶的媽媽,家里每天都像在過節——甭提多熱鬧了;每天又像在渡劫——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劫后余生。

02
世人對高需求寶寶是有誤解的,認為孩子的高需求是當媽的寵出來的“毛病”。我實名制發誓,高需求是天生的,不是慣出來的。
看一下言寶的“同類”們,都是如何“作妖”的:
同一個世界,同一類高需求的娃。
養高需求的娃,很累。但是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被摧殘的老母親們不被理解,被世人說成“不會帶娃”、“寵娃”才讓自己過上了如此疲憊的生活。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個性有先天的”,需求高也是天生的。
高需求寶寶是天生的,并不是后天教養方式造成的。
“高需求寶寶”是著名的西爾斯醫生提出的。他和太太生了第四個寶寶海登后發現,之前照顧三個寶寶的方法,在海登身上完全失效。
海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孩子,“需求無度”,需要父母“十八般哄娃技術”全部在線。
如果你的寶寶對你放了以下大招:入睡難、容易醒、吃奶次數多、奶量需求大、身體接觸需求大、非常敏感、極度活躍、極度粘人、分離焦慮外加各種奇奇怪怪的需求,那么恭喜你,你獲得了一個高需求寶寶。
一個段子說,如果你的一個女性朋友失蹤了,別擔心,她可能是生孩子了。
說得太對了,作為一個高需求寶寶的媽媽,舉雙手抬雙腳贊同。
“同命相連”的一個朋友,說她和兒子就是“連體母子”,她兒子兩歲了,可她根本不可能在兒子醒的時候離開半步,在他兒子心里,媽媽不是離開一下,而是“生離死別”。
很多媽媽對自己的童年可能沒有什么記憶了,可高需求的寶寶會讓你對他的童年記憶深刻,而且還會贈送一個驚喜的未來。

03
即使高需求寶寶很難纏,哭到讓你懷疑人生不說,還會讓你懷疑自己生的是否是人類的娃,可不管如何,自己生的娃,含淚也要好好撫養。
有研究表明,高需求的寶寶在未來會更富有創造性,情感豐富,充滿愛心,懂得付出。
不同于天使寶寶,高需求寶寶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愛和陪伴。
① 積極的回應
高需求寶寶粘人也更敏感,所以需要時刻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從存在感里找安全感。
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告誡年輕的父母們:“只有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獨立?!?/strong>
孩子一出生就處在“完全自戀期”,認為自己對世界有掌控感,別人都是圍著自己轉,“我”無所不能。父母的積極回應,滿足嬰兒的“自戀”,可以很好地為孩子建立安全感,也為以后脫離自戀打下好的基礎。
言寶小的時候,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他喊我,我都會答應。他喊多少遍,我就會答應多少遍。
對于高需求的寶寶,“延遲滿足”這個方法是毫無用處的。你的故意延遲和不滿足,只會加劇寶寶內心的恐慌,可能會導致他們大哭,或者是不信任你,從而變得膽小、脾氣暴躁。
② 無條件的接納
高需求寶寶經常會變換著花樣提要求。昨天你坐著抱著睡,他很舒服,可是,今天就不行了,必須站著抱才能睡。
對于這些不斷變換的要求,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納,用老母親自嘲的方式說就是“認命”。
言寶兩歲多的時候,清明節帶他回老家掃墓,一天玩得都挺好。晚上,親戚給準備好了床鋪,他哭著喊著要回家,死活不進屋子,要站在院子里。沒辦法,我抱著他在院子里坐了半夜,直到他哭累了,窩在我的懷里睡著了。
眾人都說我太寵孩子,可養了這么一個孩子,我除了接納,別無他法,因為他是一個高需求寶寶,需要我更多的耐心去接納他的要求。
③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德國心理學家卡羅拉·舒斯特認為:“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的情緒?!?/strong>
因為家長只有自己心平氣和了,才有心情及能力去安撫一個哭鬧的孩子。
媽媽不是超人,養了一個高需求的孩子,對媽媽的耐心更是考驗。能做到全日制的溫柔和善解人意,真的是太難了。有情緒是正常的,可以找一個途徑去發泄,比如聽段音樂冷靜一下,到窗口欣賞一下小區的美景,甚至翻看手機里孩子更小時候的視頻,都可以“治愈”暴躁的自己。
高需求寶寶并不是“惡魔寶寶”,他們只是需要父母多一些的關注和愛。
更多的陪伴和愛是孩子成長唯一可走的捷徑。
高需求的寶寶是上天送給父母們一份特殊的禮物,只是得到這一份禮物之前,需要多費“一番周折”。正所謂只有經歷不一樣的風雨,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那個“要命”的孩子,只有“認命”地去養,才會讓你在以后變得“好命”。
—— END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827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