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我們大家都知道孩子喜歡聽歌,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呢聽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的大腦發育。兒童時期聽合適的音樂更能促進孩子認知和人格的發展。可是有那么多音樂,我們的孩子應該聽哪些音樂呢?該怎么選取音樂呢?這些卻讓寶爸寶媽們抓耳撓腮。下面作為音樂治療師的小編為大家就兒童不同發育階段應該聽哪些歌曲做一下全面解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接下來我們依次來說一下
1歲左右的寶寶身體發育逐漸完好,隨著手精細和嘴巴的不斷應用,孩子的動作及發音開始萌芽,大多為簡單且少量的。一般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為孩子選取的歌曲多為重復和簡單動作的歌,一般選取的歌曲動作及出現的動作以2~4次為宜,之后再逐步選取其他多動作音樂,這樣孩子對歌曲的接受度會更高。這里給大家提供一些歌曲:
《小烏龜》《拍拍手碰碰腳》《拔蘿卜》《合攏張開》《小手拍拍》《手兒開手兒合》《母鴨帶小鴨》《小星星》《小兔子乖乖》《鈴兒響叮當》等。

2歲左右的寶寶運動發展的孩子已經非常靈活,詞匯量也非常豐富,對歌曲的理解和配合會非常飽滿和積極,一般宜選取故事和功能性強一點的歌曲,孩子的參與度和受益度會更高。也有一些歌曲供大家選擇。
《我的身體都會響》《不倒翁》《太陽咪咪笑》《五官歌》《水果歌》《小小雨點》《握緊拳頭》《我愛我的小動物》《三個和尚》《健康歌》等。

3歲左右的寶寶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隨著邏輯思維和語言的高速發展,孩子的參與意識與成就動機會更高級,孩子多會以完整的唱歌和自我表演為主。這時候我們選取的歌曲多以貼近孩子自我學習認知為主,這樣孩子參與與成就會更高。推薦歌曲:
《數字早操歌》《字母歌》《1234567》《春曉》 《憫農》《螃蟹體操》《明日歌》《對數歌》《咱們從小講禮貌》《冰糖葫蘆》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以上所寫的內容為寶寶實際發育年齡段為主。所以家長選取音樂要以寶寶實際智齡為主,并不是以年齡為主。由于受地域與文化的影響,有的寶寶可能有些并不能標標準準達到,這里小編和大家說波動在2~3個月內,都是正常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964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