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為什么會亂扔東西(準媽媽課堂寶寶亂扔東西)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處于關鍵時期。疫情的發展一直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而準媽媽、0-3歲嬰幼兒更是疫情期間的重點保護人群。
為加強對準媽媽的關愛,北京市婦女聯合會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志社共同推出“準媽媽課堂”,為準媽媽、0-3歲嬰幼兒提供科學的疫情防護指南,送上一份來自“娘家人”特殊的溫暖,共同靜候春暖花開時節。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
父母必讀雜志社
聯合推出
寶寶似乎對隨手扔東西特別感興趣,無論拿到什么都要往地下扔。吃飯的時候扔勺子、碟子,游戲的時候扔玩具。這讓媽媽們很崩潰。別擔心!準媽媽課堂第三十八期幫您來解讀。
●“扔”意味著身體動作能力的提升。
孩子開始扔東西,首先表示他的上肢力量和動作能力開始逐步發展了。伴隨著扔,可能還會出現踢、戴等各種不斷重復的動作,比如喜歡把腳邊的玩具踢走,會把軟的東西一律戴到頭頂上等等,這是寶寶的身體運動能力全面提升的標志。
●“扔”意味著智慧的成長。
相比軟綿綿的東西,孩子更喜歡扔勺子或筷子,原因是他發現了自己扔的動作和物品掉落地面的聲音之間存在著關聯,這其實是寶寶對因果關系的最初探索。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給寶寶毛絨玩具他不扔,偏要扔容易摔壞的玩具?其實不是寶寶要故意扔玩具,而是喜歡不斷驗證自己扔東西的成果。
●“扔”是邀請你共同游戲的最初信號。
“一邊扔一邊笑,你越撿,他越笑”,這說明了什么?乍看起來很讓人苦惱,可是如果從寶寶的角度來看則完全不同,你的加入讓他感覺很興奮,他正在從“你撿、我扔”的游戲中獲得快樂!
當我們了解了寶寶為什么“亂扔”之后,因勢利導,既支持他的游戲和探索行為,又進行適當的規則約束!
1
方法一:選擇可以扔的玩具
不銹鋼碗或杯子:對于寶寶來說,他喜歡生活用品遠勝于購買來的各類玩具,所以不妨選擇一些空的、舊的、不怕摔的米粉罐子、不銹鋼杯子或者碗給寶寶當玩具,這樣會大大提高寶寶玩耍的興趣。

撞擊后能發出聲響的玩具:除了扔的動作以外,玩具落地時發出的聲音也是寶寶的最愛,所以需要給他選那些便于抓握、能夠發出聲音的硬質器具或玩具來玩。比如塑料積木、不銹鋼勺子、裝著東西的塑料瓶子等。
2
方法二:開辟“專場”圍起一個游戲場
如果不加以引導,寶寶確實會亂扔,顯然這對于寶寶規則意識的養成非常不利。既然寶寶認為扔東西是游戲,那不妨在家里開辟出一小塊可以隨便扔東西的游戲場,用圍欄或明顯的標志圈起來,將選擇好的玩具放在里面,告訴寶寶在這里可以隨便扔、使勁扔,但在其他地方不可以扔任何東西。
如果在游戲場地里設置扔的時候能像玩保齡球一樣碰倒的障礙物,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的興致會更高,也更能區分出扔東西游戲和在其他地方、其他時候不隨便扔東西的差別。
對于大一點兒的寶寶,可以放幾個不同的托盤、比較矮的小桶,讓他像套圈一樣有目標地投擲。
3
方法三:共同游戲
實際上,在孩子的整個童年期,這種類似于扔的動作練習游戲都在孩子的游戲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是不是都曾經樂此不疲地打沙包、玩套圈?是不是遇到河流就想扔石頭?

因此,讀懂寶寶的行為是教育的前提,既可以和正在探索扔東西樂趣的寶寶開啟一段共同游戲的美好時光,又能幫助寶寶意識到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才能玩這樣的游戲,使寶寶意識到“只有這段時間、在這里可以扔”,避免日后寶寶形成隨意亂扔的習慣。

更多內容請關注“北京婦女網”“首都女性終身學習平臺”開設的“新冠肺炎防護”和“孕產婦”學習專欄。
來 源
育朵課堂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032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