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只要說到寶貝們的睡眠問題,大多數爸媽們可能又要頭大了。昨晚十一點,還有寶媽給我發“終于把娃哄睡著!”
晚上十一點才睡覺的寶貝,當然會影響睡眠質量啦!影響睡眠質量的后果就不再細說,也不敢細說,說多了只會讓媽媽們更加焦慮。

當然,寶貝們除了哄睡困難,睡倒覺、頻繁夜醒、晚睡晚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同樣會導致寶寶睡眠不好。為什么寶貝們會出現這些睡眠問題呢?我們又能怎樣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們不妨先來找找影響寶貝們睡眠的因素都有哪些!
睡眠模式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寶寶的睡眠模式,寶寶的睡眠模式分為:活躍睡眠、安靜睡眠。

3-4個月寶寶的睡眠模式開始向成人轉換,寶寶的安靜睡眠會發展出深和淺兩個階段,到6個月左右,寶寶會發展出成熟的安靜睡眠。
隨著年齡的增加,活躍睡眠和安靜睡眠中的深睡眠所占的比例都有所減少,安靜睡眠中淺睡眠的比例逐漸增大。

當寶寶的安靜睡眠模式逐漸發展出四個階段的時候,代表著寶貝的大腦發育已經更加成熟。
這個時候對寶貝們睡眠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在睡眠過程中深淺睡眠交替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很容易醒來,如果沒有我們大人的幫助,他們就會很難重新入睡。

針對寶貝自身睡眠模式的變化,如果不能自己重新入睡的寶貝,我們可以在寶寶睡眠交替的時候,輕輕拍打寶貝的肩部和背部,讓寶貝逐漸適應接覺的過程,從而習得“自主接覺”的習慣。
睡眠環境
其次,我們還需要關注寶貝們的睡眠環境,這里著重說一下寶貝們感受的外部環境。
比如:窗簾和墻壁的顏色,室內外的聲音,房間照明、室外的光線,房間的溫度和濕度,以及房間的通風狀況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寶寶睡眠的重要外部環境因素。
窗簾和墻壁顏色:寶寶不僅對噪音敏感,同時刺眼的顏色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噪音”。對于0-2歲的寶寶,建議房間的色彩為淺色系為主,這樣便于寶寶安心入睡。

室內外的聲音:安靜的環境有助于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但不需要刻意安靜。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就已經習慣了各種聲音,如果環境過于安靜,寶寶反而更容易被驚醒,自然的聲音還更能讓寶寶學會專注于睡眠哦。
光線:寶寶晚上睡覺時,爸媽們可以將室內的光線調暗一些,可以適當拉上窗簾,關上吊燈,打開臺燈,營造一種使人昏昏欲睡的氣氛。白天的午睡不用把窗簾拉得嚴嚴的,最好不要使用遮光窗簾,會影響寶寶生物鐘的形成,容易造成黑白顛倒。

溫度:夏天室內的溫度調整到24-28℃較合適,冬天的室內溫度在18-24℃適宜,過冷或者過熱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我們可以通過觸摸寶寶脖子與脊椎交接的三角區域,來確認寶寶的冷熱。

濕度:濕度40%~60%為宜,空氣太干燥,寶寶鼻孔被干鼻子屎堵塞而不通氣,如果室內空氣過于干燥建議使用加濕器。
通風:新鮮空氣對于寶寶的大腦和呼吸系統都有好處。開空調時,也要留有通風的窗戶。
睡眠儀式
最后,再和家長們聊聊寶貝們睡眠儀式的建立,這也是我們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良好的睡眠儀式不僅可以促進寶貝們的睡眠,還可以幫助我們和寶貝建立穩定的親子關系。

睡眠儀式其實就是利用一系列穩定的、有先后順序,能夠舒緩情緒的事情,來幫助孩子意識到“我要睡覺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前儀式”。
為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儀式,說簡單一些就是幫助寶寶從興奮的狀態調整到睡前的平靜狀態,讓寶寶能夠在平靜且滿足的狀態進入睡眠。每個寶寶的睡前儀式都時不盡相同的,但是每個寶寶最后都會有一個比較固定的睡前程序。

比如:睡前環境的轉移、洗澡、撫觸、吃奶、睡前音樂、睡前故事、道晚安、親吻以及父母陪伴和入睡后的離開。爸媽們可以借鑒以上的這個睡前儀式順序,與孩子建立一個穩定的、適合你和寶貝的睡眠儀式。
讓我們的寶貝擁有好睡眠,健康成長,快樂每一天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098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