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被開水燙傷后該怎樣護理(寶寶在戶外燙傷后)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上次小南不是說到有個小盆友被垃圾桶燙到了嗎,當媽急得啊,扔下手機就跑過去扶孩子,小南趕緊跟她一起去找公共廁所。
去廁所?找水龍頭沖啊。用冷水沖洗傷口20-30分鐘,能夠降低局部皮膚的溫度,有止痛作用,避免進一步傷害皮膚呢。

“我包里有清涼膏,可以涂嗎?”那個媽媽一聽降溫,馬上去翻包包。
清涼膏就算了,它呢是有一定的清涼效果,可小家伙有個地方燙得有點嚴重哎,涂上去反而會污染創面,到兒童醫院后也會增加治療難度。
這里就順帶說一句,老人家很喜歡的土方子“涂牙膏”,也不建議給燙傷的寶寶涂,道理都一樣。

醬油?更不能涂,涂上去還會難辨別燙傷程度和燙傷面積,孩子還會遭受一些不必要的罪。之前就有個孩子來醫院時,手上黑糊糊的一團,沖洗之后傷口還是被醬油染色了,判斷起來費了好大一番勁,更要命的是那瓶醬油還是過期了的,污染到了小家伙的傷口。就算醬油本身沒問題,里頭含鹽啊,會讓創面細胞收縮,加重傷情。
你說,本來冷水沖洗后來醫院,簡單處理一下就OK的事情,偏偏折騰了半天,哎,可憐的小家伙啊。

燙傷程度很重要,這是醫生處理傷口的重要依據,爸爸媽媽也可以根據它來判斷怎么第一時間處理孩子燙傷的部位,以及要不要去兒童醫院。
一級燙傷:寶寶皮膚發紅,有灼燒感,沒有水泡。嗯,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一般來說馬上冷水沖洗就行,會自己慢慢恢復。

二級燙傷:就是之前小南說的那些情況中的大部分,或者是有些部位就算冷水沖洗了,還是起水泡了,水龍頭一關掉,寶寶還是覺得很痛。
這個時候,水泡就水泡吧,別去管它,要是自己去挑水泡,這萬一細菌感染呢,還是“我帶上娃你帶上錢”來兒童醫院吧。

三級燙傷就嚴重了,那個摔倒在鐵皮上的小姑娘就是這個情況,到兒童醫院時皮膚都焦黃了,傷口也很深。

至于燙傷面積,媽媽五指并攏,手掌面積約為體表面積的l%,然后比照一下孩子的創面就能大致推算出,數字越大,燙傷范圍越大。
越小的寶寶越經不起燙,小寶寶們的燙傷達到10-15%就有可能危機生命呢。

以前我們經常說的是家里的開水熱水之類燙傷寶寶,爸爸媽媽這方面的防范做得還不錯,盛夏時間地面溫度、戶外物件溫度很高,對一些容易燙傷孩子的隱患可能意識還不夠,加上小盆友對外界環境普遍缺乏判斷力和預知,戶外燙傷的事件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所以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有流動水龍頭的地方,尤其是公共廁所。

要是孩子燙得比較嚴重,衣服和局部皮膚黏一起了,不要硬扯,一邊繼續沖洗皮膚,一邊找剪刀剪掉皮膚周圍的衣服,黏著的那塊衣服保持原狀,沖洗完畢后連人帶衣服去兒童醫院。

對了,水泡也留著別去挑破,反正它也得瑟不了多久,到了兒童醫院我們會來處理。要是孩子燙傷的部位有液體滲出,最好能找塊干凈紗布輕輕蓋住。
一般在室外,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附近都會有藥店(有凡士林紗布更好),爸爸媽媽可以分頭行動,或者委托周圍的人幫忙買一下。

哎,不管怎么處理,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預防寶寶受傷是每個爸爸媽媽最基本的責任,盛夏時節出門一定要平平安安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16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