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語言翻譯器哪個好用(新手媽媽福音專家研發)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嬰兒到底在哭什么?這幾乎是所有的新手父母都要面對的疑難,然而寶寶大哭的原因很多,從“我很餓”到“我屁股不舒服”或者“我生病了”都有可能,讓父母大傷腦筋。

同樣身為媽媽的安德森,指出嬰兒的哭聲是有意義的。圖:UCLA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發一種“寶寶哭聲翻譯機”的手機APP,協助父母分辨寶寶在哭什么。
據網站“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這個應用程式名為Chatter Baby,最初的研發目的是幫助失聰父母,識別他們的孩子是否哭鬧,因為失聰父母的聽力不好,不容易察覺寶寶在哭。
然而就在Chatter Baby的研發過程中,研究人員聽了很多種嬰兒哭聲,發現有一些共通性。UCLA的團隊創建一套演算法,將嬰兒哭聲分為三類:難受(比如尿布濕了)、饑餓和煩躁。
UCLA統計學家艾莉安娜·安德森(Ariana Anderson)說:“其實作為一名母親,本能就很想知道孩子想要表達什么,即使媽媽沒看到寶寶,也要聽到哭聲,就能知道該做什么。然后我就在想,我們能設計出一種算法,來幫助新手父母快速上手。也就是把資深媽媽的經驗變成應用程式嗎?答案是肯定的?!?/p>

新程序將哭聲分類,協助父母了解嬰兒的意愿。圖:UCLA
研發團隊比對2000多種嬰兒哭聲樣本,進行了一系列不同的算式之后,該系統最終能夠分辨在90%的哭聲,盡管該系統還沒辦法區分單純的煩躁,還是饑餓的哭聲,但是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安德森解釋,寶寶哭聲有不同模式的頻率與音量,假如哭聲是間歇性的,嬰兒可能是肚子餓或是想要找人陪;要是嬰兒感覺痛苦,哭聲通常會很大聲,并且兩段哭聲之間的停頓很少,那就是換氣,為了下一段更大的哭聲。
當然,并非每個寶寶都有相同的哭聲“語言”,因此這項APP巧妙地融入了個性化功能,可以讓用戶將自己寶寶的特定哭聲錄下,上傳到UCLA的伺服器,擴充檔案庫,以更優化未來預測的準確性,換言之,使用該APP的父母,也參與了改良工作。
該團隊相信,在收集越來越多的嬰兒哭聲,還能夠及早察覺孩子的神經發育是否有障礙。布朗大學的史蒂芬·謝寧科夫(Stephen Sheinkopf)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無規律哭聲和神經發育障礙之間的相關性。他認為,哭聲里就有自閉癥的線索。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357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