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山海經有什么動物名字 山海經中有外形像豬的豪彘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原文: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有草焉,其名曰黃雚(huán),其狀如樗(chū),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fú)。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陽多竹箭,多蒼玉。丹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多人魚。有獸焉,其狀如豚(tún)而白毛,大如笄(jī)而黑端,名曰豪彘(zhì)。
譯文:
這里是指從(英山)往西五十二里,有座山叫竹山。竹山上到處是高大盤曲的樹木,竹山北面盛產鐵礦。竹山中生長著一種草,人們稱它為黃雚。黃雚的外形像樗樹,但葉子像麻葉,它開白花而結紅果。外表呈赭色的黃雚果子,人們若拿來洗浴,不僅可以治愈疥瘡,也能治療浮腫病。

竹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北流入渭水。竹水的北岸生長著很多箭竹,還蘊藏、出產著許多深青色的玉石。
丹水也發源于這座山,它向東南流入洛水。丹水中多出產水晶石,也活動著很多人魚。中國史類書籍《廣志》對人魚的解釋為:“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鱧(lǐ)?!币簿褪钦f人魚其實就是鯢魚,它的外形很像鲇(nián)魚,但是長有四條腿,鳴叫的聲音就像是小孩的啼哭聲,所以又稱之為娃娃魚。原著中并沒有很描寫人魚,這里對人魚的描寫來源于《廣志》這本書籍里,可自行搜索。

相傳用人魚熬制的油膏做成蠟燭可前年不滅,不過這都是古人認為的,沒有實證。
竹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豬,身上長著白色的毛。它的毛粗細長短如同發簪,而且毛尖是黑色的,人們稱這種獸為豪彘。

延伸:
據說豪彘是群居動物,經常是二三百頭一起,成群結隊地去偷吃田地里的莊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在受到驅趕或追捕時,豪彘就會使勁鼓氣,將自己身上又尖又長的刺發射出去,刺傷獵食者,殺傷力很強,并且它的刺還會很快地生長出來。但很有意思的是豪彘寒冷天氣會抱團取暖但由于身上的刺又讓彼此很快分開遠離。
在竹山之前還有一座石脆山,這座山里沒有野獸,但資源豐盛,石脆山上的樹大多是棕樹和楠樹,而山中的草大多是條草。這座山上的條草的形狀與韭菜很像,但它開的是白花,結的是黑果。人吃了它的果實,就能治愈疥瘡。
石脆山向陽的一面盛產琈這類玉石,而山背陰的一面則出產大量的銅。灌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北流入禺水。灌水里蘊藏著硫黃和赭石的礦料,用灌水來涂灑、洗浴牛馬,那些牛馬就不會生病。
竹山再往西一百二十里,就到了浮山,浮山上樹木蔥蘢,到處生長著茂密的盼木。這種樹長著枳(zhǐ)樹一樣的葉子(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想必這里說的枳樹應該就是橘樹了。古書上并沒有記載盼木的書中,此處僅為個人猜測,不作為任何參考),但是卻不長刺,有一些蟲子會寄生在它的樹干里。
山上生長著一種名叫薰草的香草,它的莖稈是四方形的,葉子很像是麻葉,開著紅色的花朵,結出的果實是黑色的。
薰草會散發香味,聞起來和香草蘼蕪的香味很像,據說將薰草佩戴在身上可以治療麻風病。
因為石脆山和浮山沒有野獸的生活軌跡,所以就一代而過,文中有些延伸僅為個人猜測以及讀后感,不作為任何參考,也不作任何評價,不喜勿噴。
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其他著作也可自行搜索查詢。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530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