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潮汕小孩滿月要什么禮儀 潮汕嬰兒滿月的授禮與宴客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嬰兒降生一個月,俗稱“滿月”,又稱“彌月”。經過一個月的調理,嬰兒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表明嬰兒已經闖過了人生道路的另一個關卡。眼看著嬰兒一天天長大,人們在嬰兒滿月時,通過授禮表達對新生命健康成長的期待和祝福,嬰兒家人則是通過宴客來感謝親朋好友對嬰兒的疼愛。
在揭西、普寧一帶的客家人,賀女兒生男的滿月禮品中有大方裙,生女的則送褲,忌送裙,因裙與群諧音,重男輕女者,怕生女成群。外婆家還要送孩子衣、帽、鞋、紅背帶(俗稱“背條”,用于把嬰兒背在身上的布帶)、腳環、兜帕、搖籃等物,另外將豬肉、雞蛋(生女取單數,生男取雙數)加糖酒盛于一壇內挑往女婿家慶賀。嬰兒在出生后的一個月才能出門。在滿月這一天,要請一位家里兄弟眾多的男孩來背嬰兒去看井。
在大埔,小孩滿月的那一天早晨,必請來賓客作湯餅會,那時候要覓一有福氣的老媼或小孩的兄,姐,手里擎著傘,抱或負著小孩到門外或曠地去,同時口里要喊道:“鷹婆呵!呵!……”大約持續喊了兩分鐘之久,就跑到牛欄里去,把小孩放下,蹲在那里,摩擦著四角的墻垣,約兩分鐘之久,再到廁所去盤旋了一回,才回家里。
在揭陽一帶,到了滿月,女方娘家的禮品除豬肉、雞蛋、活雞外,必備的是“豆酒”。豆酒,是用北方出產最上品的烏豆經熬煮熟透后,加糖又再煮,使之潤實,再加點酒制成,味道極佳。豆酒盛放的器具也是特制,是專門供盛滿月禮品用的,肚大口闊,有一沖水小口的陶瓷器皿,俗稱為“豆酒埤(脾)”。若裝滿須30多斤。男家收后,用大茶杯分贈鄰居及近地親友。
在普寧一帶,男孩出生20天時,外家將滿月的禮品送來,滿月這天不再送禮。外婆家制備小孩裙帽,并煮蛋酒(以酒煮煎荷包蛋及豬肉。兩家距離較遠交通不便的,可征求同意后更換,以免打掉),加上豬蹄、雞蛋、紅米圓及產后用品,送至婿家。其中的雞蛋多為外婆的鄰人摯友間接贈送的,如果產婦家回禮,也由外婆家代為轉致。村中鄰居和同宗本親,多贈以貼上紅紙的雞蛋兩雙(4粒)或四雙(8粒),切得整齊的豬肉一大片或兩大片。如果主家的家庭境況好一點兒,經濟比較寬裕,嬰兒滿月的那一天,可請廚子到家中煮幾樣好菜,宴請摯好的親朋小酌,這叫做吃滿月酒。
在揭西客家地區,嬰兒滿月那天,親朋送賀禮,多用銀元、銀毫或銀獅、虎頭等,還有買銀制的手指大小的乞食碗等吉祥物焊成項鏈給嬰兒戴。為了辟邪,也有些人把神符用紅布包折成小三角形,用紅繩掛在嬰兒的脖子上。
在饒平縣的黃岡、汫洲一帶,女兒嫁出后生兒育女,滿月后,母家務須置辦一番,給孫兒做個貼心“肚腰”和幾件新衣服等禮物,送來女兒家,表示一點心意,叫“做外媽”。女兒家自然歡歡喜喜抱著孫兒,讓外媽(外婆)正式叫句“孫兒平安賢大!”
嬰兒滿月時,若沒有在“開葷”時宴請親友的,殷實人家就要舉行慶滿月活動,備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親戚朋友吃“滿月酒”,應邀者也要帶豬肉、布料等禮物表示祝賀。在一些地方則是送紅包予以致賀,說是給孩子“知須”,祝福孩子福分大、健康、長壽。親朋戚友贈送的紅包要用紅棕索系著,掛在孩子的脖子上。
來源: 羊城晚報 作者:黃素龍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728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