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我家寶寶胃口一直很好,喂啥吃啥,可最近這幾天卻不知道怎么了,寶寶的食欲變得很差了,真擔心是不是腸胃不好。”
“我家寶寶的便便特別臭,總是看到很多泡沫,還能看到一些食物的殘渣,這是不消化嗎?”
“我家寶寶吃完奶吐奶,嘔吐物有酸味兒,有問題嗎?需要吃點什么藥嗎?”
面對寶寶突如其來的身體不適,有時真心不明白,我們如此細心呵護,寶寶怎么還是生病了呢?
其實,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太愛孩子,反而讓孩子“營養過剩”,一不小心吃成了消化不良。
那我們怎么判斷寶寶消化不良?寶寶為什么容易消化不良?又該如何護理才能讓寶寶腸胃舒服,吃嘛嘛香呢?

6、咽炎
消化不好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部位,尤其是寶寶的各器官都很脆弱,受刺激后更易引發炎癥,從而導致咽炎之類的呼吸系統的病癥。
如果出現咽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需考慮是否因消化不良引起。
三、寶寶為什么容易消化不良?1、喂養不當
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消化能力差。家長在平時喂養時沒有按照正確的規律進行喂養,讓寶寶飲食過量、過快、不規律或者或過早喂養脂肪類食物、高糖果汁、腸道刺激性食物等引起消化不良。
2、其他因素
寶寶自身免疫力低下、濫用抗生素、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等都可能引起寶寶消化功能紊亂。

1、對癥處理
家長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病情,分析寶寶消化不良是由于生病導致的消化不良?還是吃了什么食物或者飲食過量、過快導致的消化不良?先找出原因才能對癥處理。
比如遇到寶寶口臭的,要考慮是否有胃食管反流,除了減少吃一些特殊有異味的食物外,要幫寶寶每天刷牙漱口,清潔舌苔。
2、疾病因素:及時就醫
如果是生病促使消化系統異常,從而導致的消化不良,那么此時家長需要找出根源,看看寶寶這次生病是因為病毒感染或是細菌感染,必要時要及時帶寶寶就醫,這樣寶寶的病情痊愈,消化功能才能逐步恢復正常,消化不良的癥狀才能慢慢消失。
3、飲食因素:控制飲食
如果是因為寶寶吃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物,或是家長在喂養時一味滿足寶寶的進食需求,沒有適當控制讓寶寶進食過量從而導致的消化不良。
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控制寶寶食物攝入量,按量飲食,不能一頓多吃一頓少吃,不要飲食過快、過急。然后盡量讓寶寶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飯、兒童面條等,同時需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要清淡些,不能給吃過于油膩的食物,如蛋糕、冰欺凌、油炸食品等。
對癥改變飲食結構:
如果便便出現像奶油般的塊狀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
大便帶腐敗性酸味、泡沫多,說明糖類或淀粉類過多導致消化不良,要減少糖類及淀粉類食物的攝入。
便便臭味明顯,不成形,說明蛋白質過多導致消化不良,這個時候就應當減少奶量。
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注意不要空腹給寶寶喂奶,先以好消化、清淡的輔食為主,再慢慢少量喂奶。

4、藥物輔助治療
①適當口服益生菌類藥物,對腸道菌群調節有益,有減少腸腔產氣及減輕腹脹作用,有一定助消化效果。
②由于過食高脂肪及油膩食物導致的消化不良,可用乳酶生、胃蛋白酶等助消化藥。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處理。主要是對癥治療,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
5、讓寶寶多休息
讓寶寶多多休息,保證寶寶擁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寶寶消化功能的恢復。
6、腹部按摩
一些容易脹氣或者便秘的寶寶,可以適當進行腹部按摩。
按摩手法:以肚臍為中心,右手四指并攏從寶寶的右下腹順時針方向畫半圈撫觸至左下腹。每天按摩可以促進孩子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腸痙攣,進而減輕腹部不適,輔助治療便秘。

1、飲食多樣化、合理化,營養要均衡。
盡量遠離零食及飲料,碳酸飲料尤要避免;按量飲食,不能一頓多吃一頓少吃,不要飲食過快、過急。不要強迫寶寶進食,寶寶自己肚子要是餓了肯定自己會想吃的,等寶寶有食欲再進食也不遲。
2、進食氛圍要輕松愉快
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吃飯氛圍,讓孩子開開心心地吃飯,盡量不要在飯桌上斥責孩子,影響孩子就餐的情緒。
3、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輕精神壓力,適當運動,不偏食挑食,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4、不濫用抗生素
不能動不動就給寶寶用抗生素,避免減弱消化機體功能。
5、注意給腹部保暖
天涼記得要及時添衣,睡覺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寶寶踢被子,以免寶寶肚子受涼導致腸胃不適。
6、注意衛生
平時要注意衛生,勤洗手,教會寶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餐具與食物也要清洗干凈。
7、哺乳媽媽需注意飲食
小寶寶提倡母乳喂養,哺乳的媽媽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魚蝦異種蛋白和油膩食物,平時食物搭配要合理,營養要均衡。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92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