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學(xué)生、弟子的言行,用簡潔明了、質(zhì)樸樸素的話語教育后人,傳達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仁、智、禮、義、信”等人生價值觀。
那么,用孔圣人的話來起名字自然可以做到謹醒自己,修身養(yǎng)德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出自《論語》不為人知的好名字。

【 如怡 】
《論語·鄉(xiāng)黨第十》: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譯文:退出來,走下一級臺階,臉色便舒展開來,顯示出輕松愉快的樣子。
寓意:怡然自得、稱心如意
【 有德 】
《論語·憲問第十四》: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譯文: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卻不一定有德行。
寓意:有品行德望。
【 德風 】
《論語·顏淵第十二》: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譯文: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風,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寓意: 弘文尚德,海納百川。

【 潤之 】
《論語·顏淵第十二》: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譯文:點滴而來,日積月累的讒言和肌膚所受、急迫切身的誣告都在你這里行不通,那你可以說是看得明白的了。
寓意:滋潤萬物,處之泰然。
【 尚德 】
《論語·憲問第十四》: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文: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這個人真尊重道德呀!
寓意 道德高尚,品行端正。
【 仁遠 】
《論語·述而第七》: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想達到仁,仁就到了。
寓意:仁人君子。有道德、人品高尚的人

【 質(zhì)彬 】
《論語·雍也第六》: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質(zhì)樸超過了文采,就會粗野;文采超過了質(zhì)樸就浮華。文采和質(zhì)樸相輔相成,配合恰當,這才是君子。
寓意:謙謙君子,文質(zhì)彬彬
【 晏平 】
《論語·公冶長第五》: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晏平仲這個人善于和別人結(jié)交,時間長了,別人都很敬重他。
寓意:河清海晏,四海承平。
【 見賢 】
《論語·里仁第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寓意:向德才兼?zhèn)湔呖待R。

【 忠恕 】
《論語·里仁第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jīng)]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寓意:忠恕之道,將心比己,推己及人
【 亦君 】
《論語·學(xué)而第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君子嗎?”
寓意:謙謙君子、溫文爾雅
【 聞歌 】
《論語·陽貨第十七》: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譯文: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
寓意:博學(xué)多聞、清歌妙舞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06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