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二月哭鬧怎么緩解(別嫌二月哭折騰)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生兒出生后,只有聽到“哇”的一聲啼哭后,醫生和父母才算放心。而哭聲也成了孩子出生后的第一語言,有啥需求都得靠“哭”。
可在孩子出生后,父母面對沒完沒了的哭聲,沒了起初的驚喜和喜悅,心中只有無盡的煩躁,尤其是新手爸媽,嬰兒的哭聲就像唐僧的咒語,念得爸媽腦袋疼。

而說到嬰兒的哭聲,就不得不提到“二月哭”的規律。就是新生兒出生2個月左右,通常哭得特別厲害,不管怎么安撫都停不下來,父母這時候可千萬別慌!
嬰兒的“二月哭”究竟是啥原因?和剛出生時不同,兩個月的嬰兒已經開始適應外界環境,而之所以還會哭得如此嚴重,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父母自查一下。
第一:需要更多的安全感
嬰兒隨著月齡的增長,就不再像月子里那樣“嗜睡”,醒著的時間更多了,對父母的依賴的就更多了。

因此,睜開眼看不到媽媽會哭,不抱著會哭,吃得不舒服也會哭……這就成了父母眼中的“二月鬧”,其實就是尋求更多的安全感。
第二:感覺更發達、敏感
寶寶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多數時間都跟媽媽在一起,對媽媽和環境更熟悉一些。等到了第二個月,寶寶接觸的人就越來越多了,也不止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了。
見到的人多、環境變化,可能會讓寶寶感到害怕,由于感官變得發達,因此對環境也更為敏感,一點不舒服就可能會引起寶寶的“抗議”。

第三:腸絞痛會引起嬰兒大哭
如果寶寶的無緣無故大哭,小小的身體還扭動個不停,那么大抵是腸絞痛讓寶寶不舒服了,因此才會哭得大聲、頻繁。
父母別被“二月哭”搞崩心態,這些意義要看得見表達自己的需求
兩個月的寶寶不會說話,能用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也能根據這些信息及時照顧寶寶。
管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是一件好事,這樣看來寶寶的“二月哭”還是很有用的。

“二月哭”的寶寶可能更聰明
寶寶有了需求后,會利用哭聲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照顧,但有時候寶寶的哭聲也可能是假的,寶寶會假哭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足以說明寶寶的聰明程度。
哭聲能讓父母更快適應身份
新手爸媽通常很難適應角色上的轉變,寶寶經常哭一哭,能提醒父母自己的責任。
寶寶哭的次數多,父母自然應對的方法也就多了,不但能慢慢適應新身份,還能和寶寶建立親密的關系。

了解孩子的哭聲是父母的必修課!
在孩子沒學會說話前,每一聲啼哭都是有用的,父母也要學會從孩子的哭聲中,判斷寶寶的真實需求,更好地照顧寶寶。
首先,寶寶莫名其妙啼哭,父母首先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因為生病身體不舒服了,因為生病會使寶寶因為不安而啼哭。

如果沒有生病或受傷,那寶寶的哭聲就可能代表寶寶的各種需求,如餓了、渴了、改換紙尿褲了……這
就需要爸爸媽媽根據對寶寶的了解做出判斷了,總之照顧得越多,判斷就越準確。
孩子的哭聲一定要引起父母的重視,但也要注意解決的方式,不能讓孩子習慣性用哭聲要挾別人。

面對孩子的哭聲,主要矛盾是孩子哭的真實原因,而不是不讓孩子哭,觀察、分析更重要!
【今日互動】
你了解孩子不同“哭聲”背后的意義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119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