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母嬰>糞便屎殼郎(過去常見的倒屎婆)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7)
話說在1930年10月的某一天,廣州街坊遇上一件讓人十分頭疼的事,一覺醒來,屋外的馬桶無人清理,公廁一概掛上“修整廁所,請往別處”的告示,一時間“方便”變得不方便。
這場臭氣熏天的風(fēng)波前后延續(xù)了一個月,隨著排泄物的堆積越來越多,散發(fā)的氣越來越難聞,這時候,人們無比想念一個(群)人,則“倒屎婆”。
廣州這場“有味道”的風(fēng)波所折射出來的是整個廣東(乃至全國)的境況。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抽水馬桶還是個稀缺物,除了極少數(shù)富貴家庭專門建造廁所,人們解決出恭的問題不外乎上公廁或者家中備有馬桶,而無論那種方式,最后都少不了糞工。
以廣州為例,過去的公廁多為私營,有資本的人士在一個地方投資修建公廁,一方面通過收費賺取需要如廁者的錢,另一方面雇人收糞,通過屎艇運往郊外,賣給農(nóng)民作為肥料,再賺一次錢。

雖然“夜香行業(yè)”看似十分繁榮——廣州城內(nèi)有超200個糞商,然而并不能滿足人們的方便所需。事實上,那時候的公廁幾乎等同于男廁,直至1932年,廣州才建成第一間公用女廁所,三年后的1935年,總共才建成三間女廁。
省城廣州的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因此,女性的方便問題不得不依靠馬桶,而馬桶的清理,無不依賴倒屎婆。
倒屎婆同樣是糞商的雇員,糞商通過與街道主理紳達成協(xié)議,承包一片地區(qū)的夜香,然后派遣倒屎婆上門“收貨”。
廣東有句俗語“倒屎甘早”,最初就是來自倒屎婆——早晨清理馬桶。每天晚上,人們將馬桶放置門口,次日清晨,倒屎婆挨家挨戶上門清理。
這是一件苦差,不過倒屎婆每個月從糞商那里領(lǐng)取的薪水卻有限,甚至不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所需。
中山名家鄧振鈴有畫作鐵城畫舊之臭屎姑(倒屎婆),是這個群體最真實的描述。作者筆下的倒屎婆形象是一位赤腳婦人,肩挑兩個糞桶,身背小孩,頭戴紅頭巾,串街走巷收屎,樸拙的面容反映的是這個行業(yè)的艱苦及辛酸。

圖片來源南都網(wǎng)
相對于其他職業(yè),“倒屎”大概最不體面,然而倒屎婆卻深受部分人喜歡——廣東父母喜歡將小孩契與倒屎婆。
過去,廣東上契的風(fēng)氣盛行,所謂“上契”,通俗而言,則我們熟悉的“認干親”。
親朋好友可以作為小孩的干爹干媽,廟宇供奉的神明;村口一棵老榕樹;甚至一塊石頭都能上契,而無論上契何人何物,其實質(zhì)離不開一個美好的愿望——祈求小孩健康長大。
上契倒屎婆同樣如此,有趣的是一位倒屎婆往往不止一個干兒子(干女兒),有記載過去一位倒屎婆的契仔多達30個。
廣東民間認為倒屎婆清理婦人的“糞塔”是“混元金塔”,有煞氣,百鬼眾魅懼怕之,可作嬰孩的守護神,不僅普通人家喜歡將小孩過契倒屎婆,許多富裕家庭同樣如此。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358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