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2020年7月8日是第16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是一個讓全社會關注過敏性疾病的日子,尤其是對高發群體嬰兒的關注。
眾所周知,食物過敏是過敏性疾病中最大的分支之一,對于嬰幼兒來說,牛奶蛋白則是最常見的過敏原,且其危害不容忽視。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發生率約為2-7.5%,在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發生率約為0.83%-3.5%,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如何讓這部分寶寶健康成長,也是專家們不斷研究的課題。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免疫科主任醫師陳同辛表示,過敏性疾病整體發生率較高且無法逆轉,國際上建議過敏性疾病以預防為主。而對于有家族遺傳史的過敏高風險嬰兒來說,需要特別關注喂養方式。
通常,相比較含有完整牛奶蛋白的普通嬰兒配方奶粉,母乳中的蛋白質對寶寶來說是同種蛋白,過敏性較低。

有研究表明,單純母乳喂養的嬰幼兒極少表現為重度的牛奶蛋白過敏癥狀,母乳喂養可以起到初級預防過敏的作用,因此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依然可以采用母乳喂養的形式。
但要注意的是,牛奶中的食物蛋白也可能分泌到母乳中,對過敏寶寶造成傷害,因此母乳喂養的寶媽在飲食中也要注意回避引發過敏的食物。

母乳不足時怎么辦?
對于非母乳喂養嬰兒或2歲以下的兒童發生牛奶過敏時,需強制性采用替代配方,根據孩子過敏程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特殊嬰幼兒配方替代。其中包含部分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

據專家介紹,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是通過一定工藝將易引起過敏反應的大分子乳蛋白水解成短肽及游離氨基酸,適用于輕中度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而氨基酸配方食品是由單體氨基酸代替蛋白質,不含過敏原,主要針對重度和<10%對深度水解配方不能耐受的牛奶蛋白過敏患兒。
國內外權威指南也推薦,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用于牛奶蛋白過敏患兒的診斷和治療。


但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經過規范的病史采集、檢測和分析,盲目判斷嬰幼兒過敏情況是不恰當的,牛奶蛋白過敏如不經有效醫治,嚴重的可導致嬰幼兒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成年后患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濕疹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鑒別,需要專業醫生的判斷,確診牛奶蛋白過敏患兒必須立即開始使用針對性的低敏配方奶粉,并使用足夠療程,避免病情反復,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