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人云:“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說,泰山之所以有這樣的高度,是因為它不拒絕任何渺小土壤的堆積;河海之所以有這樣的深度,是因為它不拒絕任何細小溪流的匯入。
泰山與河海正是由于具有包容性,才形成了如今的規模。可見,萬事萬物要想在自然界中有一片立身之地,一定要具有包容性。
而對于在溺愛、嬌慣中長大、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們,我們需要培養他們的接納力和包容心!

接納是兒童成長和培養自信的最佳土壤。
接納他的感受、個性、想法,并給予兒童尊重和關注,接納使愛變得恒定。
孩子學習“包容”“接納”的最好榜樣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心胸狹隘,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孩子又怎么能擁有一顆包容心呢?因此,在平日里,我們要以一顆包容心去面對一切人和事物,不為小事斤斤計較,不要在孩子面前論人長短,而是盡可能多地講一些他人的優點。另外,對于孩子的過失和錯誤,我們也要以接納、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和感化他。

1、為孩子樹立榜樣。
除了我們我們自己做好孩子榜樣外,還可以通過書籍、網絡搜集一些相關的名人故事,然后讀給孩子聽或讓他自己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受到主人公的熏陶和啟發。我們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這更容易引起他內心的共鳴。
2、讓孩子明白世界是多樣的。
人和人的膚色、口音、吃的東西會不同,人和人的成長環境也會不同,但我們每個人內心又都會有相同之處。這樣的不同和相同和諧共存,才是世界美好之處。

3、站在不同角度去感受。
培養孩子有勇氣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有膽識去堅持自己的不同,而最關鍵的是,可以擁有一份包容理解他人的胸懷,學會站在不同立場去感受別人的感受。
孩子一旦擁有了包容心,就掌握了人際交往的一種大智慧,自然會贏得他人的喜歡和尊重,人生也會變得更精彩、更有意義而這一切的起點則是——愿意尊重理解不同,并且鼓勵孩子接納不同的人!
●更多育兒知識,關注周茉快樂育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65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