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懷孕時男的出軌(男人懷孕了刺激)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最近網上出現了兩個讓年輕人感到驚慌失措的“孕肚”。
一個來自《親愛的小孩》里的任素汐:跟身材不成正比的凸出、沉重,布滿妊娠紋。
另一個更貼近以往文藝作品里的懷孕形象,圓潤、微微隆起,看起來好像只是塞了個無關痛癢的枕頭。
唯一的問題在于……它長在男人的身上。

是的,“假如男人也能懷孕”的腦洞,終于有人拍了。
在最新播出的日劇《檜山健太郎的懷孕》中,正在廣告界打拼的男主,突然發現自己懷了女友的孩子。

多少女性網友像我一樣,早在出預告的時候就準備好了幸災樂禍:“這回看男人還能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
結果正片一出——根本一點都不爽。
(本文沒有關鍵情節劇透,大家可以放心觀看。)
01
不僅沒爽到,
還差點氣死了
要說完全沒爽到也不太準確,至少一開始是挺解氣的。
在劇中雖然理論上任何男人都有可能懷孕,但孕夫還是極少數。
于是當檜山聽到醫生指著自己的B超結果,說“這就是嬰兒”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崩潰的。

而當他終于接受現實,并開始通知相關人士的時候——敬請欣賞大型男女對調現場。
首先,他跟孩子的母親亞季并沒有處在一段穩定的戀愛關系中,只是彼此男女朋友中的一個;
所以當檜山告訴她自己懷孕了的時候,亞季的反應是這樣的:
“肯定是我的孩子嗎?”
↓↓↓

身為工作狂的亞季并不想被孩子耽誤生活,但又不好直說,先是默默轉身裝傻;
直聽到檜山表示“這孩子我可不想生”之后,才仿佛松了口氣一般點點頭:“這樣啊,當然了。”
后來跟朋友聊過,亞季又有點動搖。
檜山來找自己簽墮胎同意書時,她又試圖說服他留下孩子:“這樣我就不用生產,也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又馬上找補:“男人生育是多么少見的一件事情,或許這是上天的禮物,我們真的很幸運呢。”
“當然如果你執意想要做手術的話,我也非常理解你的決定。”
耳熟嗎?檜山也覺得耳熟——
“你說話的調調,怎么跟那些渣男一個樣啊!”

也不只是亞季那么渣。
懷孕之后,檜山發現身邊的女人都紛紛渣了起來。
比如之前交往過的另一個女友,祝賀他懷孕后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們以后不能約會了呢,因為你要忙著照顧孩子,而我也不能接受一個懷過孕的對象。”

另一位孕夫想跟女友結婚,結果對方說要跟前男友復合。
“她怎么能這樣啊!那我肚子里的孩子可怎么辦?”

年輕女孩是明面上“不負責”,中年女人則在背地里抱怨。
有人從丈夫懷孕開始就悉心照顧,但當孩子因為意外流產,丈夫躺在手術室里,她對男主承認自己“從此不必再承受異樣的眼神,實在是松了口氣”。
而另一位把丈夫生下的孩子帶大的女人,時隔多年也終于說出心里話:
“又不是我非要他生的,他看著我的時候,好像是我把責任硬加給了他。”

至此一切都符合網友的預期,孕婦變孕夫,渣男變渣女。但爽著爽著吧,就沒那么爽了。
大概看到第三集,我宣布自己已經完全站在了檜山先生這邊。
盡管他因為“孕夫”身份事業取得了突破,跟現實中的孕婦相比已經算是開了大外掛了。
但你還是忍不住為別人對他的態度生氣——怎么可以這么對待一個懷孕的人呢?
劇里其實沒有花大篇幅呈現懷孕有多么難受。
只有開會時突然腋下流汗的尷尬,以及孕吐帶來精神萎靡和不適。

孕后期的種種危險,包括尿失禁等更讓人受不了的問題,只是靠臺詞輕飄飄帶過。
但這樣弱化過的對比,就已經足夠可氣了。
這邊檜山因為孕吐和例行檢查頻頻請假,被認為工作態度不積極,調到了打雜部門;
而另一邊,身為作家的亞季打算把“孕夫”作為自己下個作品的題材。
當看到她對合作的編輯說“知道那個最近很火的孕夫嗎,他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是不是很神奇”的時候;
實在讓人想翻個白眼:“懷孕的是人家,你還想趁機賺筆錢?”

后來兩個人商量怎么養孩子,想試著建立家庭的也是檜山。
結果被亞季拒絕三聯——不考慮、沒想好、我可不是這個意思。

我算發現了,這事兒讓人生氣的點,根本跟男女沒有關系。
“就是看不得有人站著說話不腰疼。”
02
“只有我們孕夫才懂孕夫”
很多女觀眾想看“男人懷孕”的心態,其實跟前幾年流行的分娩體驗有點像:“讓他吃一次女人的苦,才知道心疼女人。”
沒用的,他們只會慶幸自己不是女人。
而我之所以越看越覺得檜山可憐,也恰恰因為跟他是同一種人——
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同為現有體系下的弱勢方,習慣了需求被忽略、價值被貶低。
上面提到“孕夫”在劇中還是很稀少的事情。所以主流依然是男人在外打拼、女人照顧家庭。
檜山身處于一個男性主導的職場環境中,在懷孕之前是妥妥既得利益者。
酒桌上的同事因為要照顧孩子而提前離場,上司看似表示理解;

但實際上:“這個重要的項目,當然是由你們這兩位(沒有家庭拖累的)人來負責了。”

懷孕的檜山,面對的其實是處境的改變。
生理因素造成的體力不支、情緒不穩,讓他成為了職場上的”拖油瓶“。
上司面對他的情緒崩潰,嘴上說“大家會幫你一起度過”;
但不過是看中了孕夫的身份,希望能利用他和他孩子的影響力,為公司賺更多錢。

而身為女性的亞季,在兩個人的關系中則更像那個“討人厭的丈夫”。
該干的活兒也干,但會時不時地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


明明答應了要一起撫養孩子,成為好伴侶、好母親;
可面對一份需要去海外兩年的心儀工作時,那句“拒絕”就是沒法說出口。

真正能夠理解檜山的,反倒是那些曾被他忽視過的人。
比如公司的打雜大姐,之前總被他安排去搬東西、給幾百個禮盒貼標簽。
但當檜山開完會后突然低血糖,翻箱倒柜地想找塊糖吃的時候;
也是大姐最先發現他不舒服,遞上了一塊巧克力餅干。
或者是遭受冷眼的人,比如其他“孕夫”們。
會陪他在公園里托著孕肚鍛煉身體,抱怨現在走路實在是太累了。

認真地對他描述胎動的感覺,“咕嚕咕嚕的,在胃下面的一點地方,一不留神很容易忽略”;

甚至建議他趕快給孩子找托兒所:“如果找不到的話,可能就得辭職了。”
檜山在劇里有句臺詞特別火。
“男人提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就引起了相當熱烈的討論,是因為女性的聲音長久以來都被忽略了。”
說完這句,同事感慨“懷孕后你也變成女權主義者了呢”。

其實哪里是理解了女人,明明是理解了女人的處境。
孕期的很多產品外觀都特別幼稚,可明明是大人用;
市面上的哺乳墊全是粉色的,讓孕夫們沒有別的選擇。
這些理所當然的需求,只有當需求者是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真的理解。
大明宮詞里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把男人放在女人的處境里,他也就變成了女人。”
03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少數”
這劇最大的噱頭,自然是“男女互換”。
但越看到后來,越覺得它想說的不只性別。
更重要的是在趨同的社會里,那些聲量更小的人應該如何自處,外界又該如何對待他們。

男、女,反倒成了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分別。
不得不說劇中對“男人懷孕”的設定很是聰明。
它被設計成隨機事件,任何男人都可能懷孕。
當檜山對盯著他肚子看的出租車司機說:“哪怕是你,也有可能突然懷孕。”
他實際上也在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被忽視、被貶低的人。

如果像我一開始那樣,只想著看“男人受苦”,其實浪費了這個設定。
因為即使是“性轉版渣男”亞季,換個環境同樣是弱勢的一方。
35歲的女人不結婚,在大城市漂著,工作又沒什么起色,已經成為了“家族之恥”。
這是比“男人懷孕”更真實、更能讓人代入的困境。
有一場戲是亞季回老家去參加妹妹的婚禮。從她進門開始,爸爸就沒給她什么好臉色。
“身為姐姐,結婚卻讓妹妹搶在了前面,你應該感到羞恥。”

在婚禮上,親戚朋友討論她終生大事的樣子,仿佛在討論如何縫補一件破衣服。
“東京的話,男人是肯定有的吧。”
“這么任性的女人誰敢要,得想辦法讓男人選中啊。”
“要是到了生孩子的年紀,肯定還是有人會選她的,不是嗎?”
婚禮結束后,不堪其擾的亞季去附近的酒館散心。
結果又剛好遇到一群人討論孕夫現象。
酒桌上的男男女女,對懷孕的男人、讓男人懷孕的女人,毫不顧忌地灑下惡意:
“這真是太可悲了,想想就惡心。”

是為檜山也好,是為自己也罷,全程沉默的亞季終于開口:
“就是因為存在著這樣的偏見,懷了孕的男人才找不到人說話的,才會想要打掉孩子的。”
這些話當然沒能改變什么。
醉醺醺的人們依然在討論女人的天職是如何重要、男人生孩子有多么可怕。
但當亞季走出酒館,她站在馬路邊給檜山打了一個電話。
“我覺得偏見恐怕是不會消失了。”
“但如果跟你一起的話,應該能創造出全新的東西來吧。”
那是她第一次真心實意地表示,自己想要跟檜山共同撫養這個孩子。

這是全劇最打動我的時刻。比后來檜山面對媒體時的每一次長篇大論,都更動人。
那是弱者與弱者,少數與少數之間的互相理解。
仿佛在說,無論面對多少忽略、惡意、指指點點,人都有按照自己意愿生活下去的權利。
“如果感到困難的話,就一起走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806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