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6)
溫馨提示:
如果趕上飯點兒了,您先別看。
在門診的時候,很多孕媽媽都問過我:“如果見紅了,是不是馬上就要去醫院啊?”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說說“見紅”。

見紅:是指在分娩發動前24-72小時左右,由于成熟的子宮下段及子宮頸不能承受宮腔內壓力而被迫擴張,使宮頸內口處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與宮頸管內的黏液相混合而排出,俗稱“見紅”。

我們圈出三個關鍵處:
“24-72小時”、
“毛細血管破裂”、
“與黏液相混合排出”。
接下來,我們用大白話和圖片來譯一下醫學書上的枯燥定義。
“見紅”是個先兆臨產的狀態,“見紅”后大多數女性會經歷1-3天左右的時間才開始發動宮縮,再經歷一段時間才分娩出寶寶。
見紅就好像身體給媽媽發了一個廣播:
“尊敬的女士,請您做好相關準備,我們的飛船將在…哦,對不起,我們漫長的分娩之旅即將在24-72小時后開始。由于時間比較充裕,請您核對證件、行李、正常吃喝、適當休息、保持正常生活狀態、關注出血量及胎動哦、關注出血量及胎動哦(重要的事情說兩遍)。等待有宮縮的時候我們即將通知您出發。”

曉得了吧,剛剛發現“見紅”不需要來醫院,可以在家里短期動態地觀察一段時間。觀察的內容重點有三項:血量、胎動、宮縮。
血量
血量:出血量比較少,時有時無,混有黏液。
怕大家判斷不好,你們不用發揮想象力了,我奉上圖片。(開篇囑咐吃飯時先不看手機哈,就以正念的狀態吃飯飯)

或者這幾天陰道分泌物是像大鼻涕一樣的粘液栓,或像果凍、膠凍一樣的一坨坨的黏液。“見紅”的出血量少,是時有時無狀態。如果總是稀稀溜溜的出血就不是“見紅”哈。

我們要為這坨有點惡心的黏液栓正身。孕晚期子宮容量增大像個巨大的氣球,宮頸猶如氣球的口,它還緊閉住護著寶寶,那一坨黏液栓就好像一個酒瓶塞子,擋住陰道內的細菌不能上行感染傷害寶寶。
胎動
“見紅”了,要關注寶寶的胎動跟平時比是不是相似。這個是判斷孩子在宮內是否安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宮縮大人”何時駕到。有時候我們是又盼著它來,又怕它來。有規律的宮縮,例如每10分鐘一次,每7-8分鐘一次,這樣節奏的宮縮已經持續1-2小時左右,就可以出發去醫院了。醫院通過相關檢查來判斷是否收您住院。
特別說明
1.出血量近似于月經量,那很可能不是見紅,需要去醫院。(前置胎盤的媽媽要注意和警惕)。
2.破水跟見紅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發現破水麻溜去醫院。
3.見紅不意味著立刻會分娩,也不意味著立刻會有宮縮。有點耐心,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
4.發現“見紅”臨場犯暈大腦一片空白,或者自我觀察身體一切正常,心里鬧騰得不行,不去醫院不足以平家里的質疑,去趟醫院也無妨。
會觀察,安心覺察自己的身體,覺察寶寶。好好度過分娩前母子合體的這段時光,真的是很美好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91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