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喂養好嗎(母乳配方奶混合喂養)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母乳喂養的好處。雖然,對寶媽來講,漫長、不分晝夜的授乳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堅持。
關于授乳,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母乳喂養條例中明確規定:
新生兒在出生后,應立即放在母親胸部,幫助新生兒吸吮媽媽乳頭,不能少于30分鐘,除非產婦有嚴重疾病。
但實際上,盡管我們按照規定及時給寶寶喂了奶,也晝夜不間斷地堅持了一段時間,可有些寶媽還是會因為自己奶水不足,以寶寶根本吃不飽為借口終結了母乳喂養的方式。
我身邊的幾位朋友都有類似的情況,只是堅持時間長短的問題。
就以朵媽個人來講,我的兩個女兒,都是母乳喂養,大女兒堅持到2歲,二女兒也即將兩歲,目前還在吃奶,并且奶量充足。
但其實,在我家大女兒丫丫出生的頭一個月,我的奶水根本就不夠吃。我家小女兒出生的前兩個月,也是同樣的問題。
那么,“母乳不足”如何判斷?不同于配方奶的喂養,母乳喂養,很難直觀地看到寶媽泌乳量和寶寶吃奶量,大多時候只能靠寶媽自己的感受和觀察寶寶的情況來判斷。
但對于新手爸媽,這的確很難把握。特別是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周,我們不了解寶寶的食量,不了解寶寶為何哭。所以,只要寶寶一哭,我們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餓了。
細心的寶爸寶媽可能會發現,寶寶出生一周后,體重反而會下降,有些寶媽可能就會認為是自己奶水不足的緣故。更有甚者,還會擔心因此而影響到寶寶身體發育。其實,這種擔憂,都是多余的。
在《育兒百科》,育兒專家松田道雄認為:
在寶寶出生的頭半個月應堅持用母乳喂養。這期間,如果因為母乳不足導致嬰兒體重下降,奶足以后也可以很快得到補償,根本不必擔心是否會引起腦發育遲緩等其他問題。
★話說回來,寶媽是否真的奶量不足,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 觀察寶寶尿量及顏色
 一般情況下,母乳充足的寶寶根據尿量不同,一天排尿4-8次,并且尿的顏色也較淺,而且清澈。相反,如果母乳不足,寶寶排尿間隔會較長,尿的顏色也會偏黃。
- 觀察寶寶睡眠情況
 母乳充足,寶寶每次都能吃得很滿足。而且,睡眠時間也會相對長一些,會睡得也更踏實。如果寶寶餓著,他可能睡一會就會醒來,哭著找奶吃。
- 根據寶寶吃奶時間判斷
 如果母乳充足,寶寶吮吸幾下,就會聽到“咕咚咕咚”吞咽的聲音,寶寶每次吃奶十幾分鐘就會漫不經心。但是,母乳不足時,寶寶吃奶費力就會表現出不耐煩,即使睡著了,也不舍得松開奶頭。
如果寶媽母乳不充足,該怎么辦呢?在北方地區,我們將產婦分泌乳汁的過程,形象地稱作“下奶”。
而“下奶”的遲早就要因人而異了。有些產婦,在生完寶寶幾小時后就有了足夠的乳汁,就能讓寶寶吃個夠了。但大多數的寶媽,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兩個月,或者更長時間。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寶寶挨餓,配方奶就是最好的補充了。但是,在寶寶混合喂養的階段,有幾點小細節寶爸寶媽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如果需要添加配方奶,那么,單次喂養就最好全部用配方奶,不要每次喂完母乳之后再添加配方奶。
也就是說,每次喂奶,要么給寶寶選吃母乳,要么吃配方奶,最好不要兩種混著來。這樣就能避免小寶寶因為不積極吸母乳而使母乳很快干涸。
其次,母乳和配方奶交替喂養時,要注意奶瓶奶嘴不能開太大。換句話講,不能讓小寶寶感到吃配方奶更容易,如果這樣,寶寶很有可能就會不那么用力地吮吸母乳了。
因此,如果寶媽還愿意堅持母乳喂養,也期盼著母乳量會增加,奶瓶上的這一點”小心機“寶媽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再次,如果單次母乳喂養時,盡量一次性喂飽。
結合前面的第一點,媽媽要將“攢”的奶一次性給寶寶吃,哪怕寶寶吃飽母乳只能堅持2個小時或者更短時間都沒關系。
只要在下一次喝配方奶時多加一點量就可以了。
最后,若寶媽的母乳量的確很少,每天只夠喂1次時,母親也應該把僅有的1次放在深夜里。
寫在最后
總之,堅持是寶媽最佳的通乳方式,如果寶媽能按照上面的方法熬過初期奶水不足的階段,也許在不經意的一天,你會發現寶寶竟然可以不再依賴配方奶了。
但是,凡事沒有絕對,有一部分的寶媽即使堅持過,奶量也仍沒有什么變化,反而越來越少。所以,也完全可以考慮用配方奶取代母乳。
畢竟,讓寶寶安靜躺在自己懷里,眼神交流和情緒安撫時所傳遞出的細膩的、溫柔的母愛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朵媽。一位二胎媽媽,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育兒育人育己的路上,期待與你“遇見”。
讓我們陪著孩子,變得更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852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