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6)
2019-11-07 17:40
11月1日,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迎來一年一度的粉刷季。11月7日,布達拉宮的粉刷涂料上了熱搜↓↓
與其他建筑不同的是,粉刷布宮的涂料除了以產(chǎn)自西藏當雄縣羊八井的白灰為主之外,還要兌入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紅糖等。
什么?蜂蜜加牛奶?這么“奢侈”的材料,網(wǎng)友開始酸了:

不用蜂蜜牛奶行不行?布達拉宮:行!
涂料里用的牛奶、蜂蜜等,都是信眾們自發(fā)從家里帶來的,根據(jù)自家經(jīng)濟條件,捐贈給布達拉宮。

圖為2017年10月25日信眾有序排隊,準備運送粉刷所需的涂料。何蓬磊 攝
有人可能難以理解,用牛奶、蜂蜜甚至藏紅花這些食物做建筑涂料,未免有點“浪費”,為什么涂料里要加蜂蜜牛奶呢?
其實,這是為了讓涂料更有附著性,同時,可以達到驅(qū)蟲和防腐的作用,還能增色不少。

中新社記者 趙延 攝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布達拉宮的粉刷已經(jīng)不再需要用“食材”做“涂料”了,早在兩年前,布達拉宮管理處就婉拒過信眾們的善意。
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貢嘎扎西在2017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變暖,拉薩雨季降水量也越來越多,導致墻面涂料脫落嚴重。雖說蜂蜜、糖可以增加粘度,但是與涂料配比失衡也就失去了本有的粘度附著力。

攪拌涂料用的膠。中新視頻截圖。
一些信眾很贊同:“以牛奶、蜂蜜拌涂料來供養(yǎng)布達拉宮是件好事,但是這些配料太多,或是質(zhì)量不一,涂料反倒起不了保護作用?!?/p>
2019年的粉刷季前夕,布達拉宮官方已發(fā)布通告,告知信眾不要自己準備牛奶、蜂蜜等配料,粉刷的涂料將統(tǒng)一熬制、配比和分發(fā)。據(jù)了解,統(tǒng)一采購的涂料主要是紅土、白灰和膠等。

布達拉宮官方微信截圖
今年,記者跟隨信眾們?nèi)ゲ歼_拉宮,發(fā)現(xiàn)信眾們基本已經(jīng)沒有自帶蜂蜜、牛奶等材料了。
信眾們有老有少
從80年代起就開始參與
據(jù)悉,信眾們參與布達拉宮的粉刷,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到了90年代以后,信眾參與度慢慢高起來了。
這些信眾義工粉刷匠們,有些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些是正當壯年的年輕人,也有些是帶著孩子前來的婦女,他們手里都拿著從家里帶來的塑料桶等粉刷工具。
甚至有些參與粉刷的義工,是來自外地的信眾,有過來朝佛的,也有來旅游的游客們。
大家都秩序井然地運送涂料,有些老人走走歇歇,將二三十斤的涂料送到終點。雖疲憊,但臉上依然掛著笑容。
為了感謝信眾,僧人們也會買一些吃的,托人分發(fā)給信眾們。

資料圖為信眾手提水桶將涂料運送到粉刷現(xiàn)場。何蓬磊 攝
為什么不刷上去一定要“潑”上去?
除了用蜂蜜牛奶藏紅花等做涂料外,布達拉宮粉刷的方式也和普通建筑不一樣。

信眾義工們正在準備粉刷。中新視頻截圖
粉刷時,他們用自帶的工具將涂料潑灑在墻面上。


人力無法抵達的地方則由布達拉宮管理處的專業(yè)人員化身“蜘蛛人”用涂料噴槍進行粉刷。當然,粉刷前,這些“蜘蛛人”們已再次進行了專業(yè)訓練,保障了粉刷安全。

為什么要用“潑”的方式呢?因為相比起刷涂料而言,潑上去的涂料會一年又一年的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層厚厚的保護膜,很好地保護了墻體,如果用刷子刷的話,只會越刷越薄,對建筑的保護作用有限。

圖為粉刷人員用傳統(tǒng)潑灑的方法粉刷布達拉宮。趙朗 攝
始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的布達拉宮,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收藏有眾多歷史文物和稀世珍寶,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
為了保護這座文物的宮殿,更是精神的家園,虔誠的信眾們會一絲不茍地進行粉刷,除此之外,為了消防安全,布達拉宮也會進行一年一度的除草作業(yè),確保冬季消防安全。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所以,去布達拉宮的朋友們,千萬不要以為涂料里有蜂蜜牛奶,就嘗試“舔墻”哦,涂料雖然無毒,但別忘了要做個文明的游客,保護這個人類的瑰寶!
作者:趙延 趙玉芹
責編:郭姝婷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884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