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9)
《山海經(jīng)》中的很多神獸,叫起來都像是嬰兒的哭泣,用原話說就是“其音如嬰兒”。一般而言,這種異獸的最大特點就是“食人”。
在兒童節(jié)的這一天,我們來盤點《山海經(jīng)》中那些叫聲像是嬰兒哭的異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設定”?

我們熟知的叫聲如嬰兒的神獸,第一個當然是九尾狐。對于九尾狐的記載,散見于《山海經(jīng)》的《南山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以及《大荒東經(jīng)》等篇目中: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蠪侄生活在鳧麗山,相撞和九尾狐差不多,但是它比九尾狐更高級,有九個頭,還有老虎的爪子,聲音如嬰兒,當然還是要吃人的。

以上兩只都是一般的異獸,在《山海經(jīng)》中,一些神獸也會走上吃人的不歸路,比如窫窳就是這類神獸的代表:
少咸之山有獸焉,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傳說窫窳[yà yǔ]曾是天神,燭龍的兒子。窫窳原本老實善良,后來被名為二十八宿之一“危”神所殺,天帝不忍心看燭龍傷心,就讓他兒子復活。沒想到,復活后變成了一種性格兇殘,喜食人類的怪物。
和窫窳的命運相似的是《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中的狍鴞:

(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狍鸮形似怪羊,長著人的面孔,眼睛長在腋下,牙齒跟老虎一樣,爪子跟人手一樣。它有鋒利的牙齒和似人手的爪子,叫音如嬰兒啼哭,吃人。

另有說法,狍鸮就是饕餮。傳說軒轅黃帝大戰(zhàn)蚩尤, 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根據(jù)《左傳》記載,饕餮是縉云氏不成器的兒子,和窫窳一樣也算是“神二代”。
此外,在《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中的蠱雕,也是既有嬰兒叫聲又吃人的異獸:

滂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蠱雕生活在水中,形狀像普通的雕鷹卻頭上長角,發(fā)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由此來看,在《山海經(jīng)》中,“其音如嬰兒”和“是食人”有緊密聯(lián)系的,但是唯有兩只異獸除外,那就是“魚身而犬首”的鮨(yì)魚,和“人面魚身,有手有足”的陵魚。

為什么這些異獸的叫聲都像是嬰兒呢?其實無非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
這就跟傳說中的鬼怪見到婦女路過,總在墻頭喊一聲“媽~”是一個道理。魯迅就接受過這種告誡:在夜里墻頭上聽見有人喊你,你千萬不要輕易扭頭。

人們總會被嬰兒的哭聲吸引過去,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本以為是個孩子,卻不知是個禽獸。而往往這些禽獸學孩子叫,就是為了吃人。
所以,“其音如嬰兒”和“是食人”之間,確實是有科學道理的。

最后一個問題,“其聲如嬰兒”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呢?對此,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貓叫春的聲音。
接下來,我們留一個現(xiàn)代版《山海經(jīng)》的謎語:
有獸,其狀如貍,身著虎文,其聲如嬰兒,食之味酸。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885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