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頭圍和腹圍數值一樣的寶寶(寶寶的頭圍胸圍)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9)
兒科醫生常常提醒家長們關注嬰幼兒的“三圍”,只是此“三圍”非彼“三圍”。
都說小寶寶就是一個肉筒筒,哪來的“三圍”可言?其實,醫生告訴你的“三圍”是這樣的:頭圍、胸圍、腹圍。

寶寶的頭圍和腦發育相關。在媽媽肚子里的胎兒時期,腦發育就領先于其他部位,所以寶寶出生的時候頭相對較大。
從出生到2歲,頭圍增長速度很快,2歲后變慢。
測量方法:在寶寶安靜、配合度好的情況下,家長可用軟尺,前面經過眉間,后面經過枕骨粗隆最高處(即后腦勺最凸出的一點)繞圈測量,注意軟尺不要打折。并且要將寶寶的頭發在軟尺經過處上下分開。
頭圍的標準:通常新生兒為34厘米,前半年的增長特別快,到6個月為43厘米左右,1歲為46厘米,2歲為48厘米,5歲時可達50厘米。
頭圍過大或過小都可能預示疾病。如頭圍小于同年齡、同性別寶寶2個標準差,且抬頭、坐立、行走、語言等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齡寶寶時,說明其腦發育可能遲緩。這時應到醫院對寶寶進行發育評估和智力檢測。

剛出生的寶寶胸部比較圓,慢慢地隨著身體的發育成相對扁平的胸部。胸腔內主要是心臟和肺臟,胸圍的增長和體格發育關系很大。
測量方法:用軟尺平兩乳頭繞胸部一周。
胸圍標準:孩子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平均約為32.5厘米。12個月后胸圍趕超頭圍。肥胖的小兒由于胸部皮下脂肪厚,出生后3個月內胸圍可超過頭圍。營養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的發育較差,胸圍超過頭圍的時間較晚,這除了有營養因素外,與不重視爬行和胸廓鍛煉也有關。新生兒為32厘米,6個月為44厘米,1歲為46厘米。
若發現孩子胸部有明顯凹陷或凸起,應盡早請醫生檢查。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僂病可形成雞胸或漏斗形,有些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使左側胸骨隆起。

小寶寶們常常都是小冬瓜肚,腹圍易受腸部變化影響,正常伸縮的范圍很大。因此,測量誤差較大。
測量方法:小于2歲的寶寶,讓寶寶平躺,將軟尺0點固定于劍突與臍連線的中點,經過同一水平線繞腹部一周再回到0點。大于2歲的寶寶則直接用軟尺平臍繞腹一周讀數。
腹圍標準:2歲以前腹圍約與胸圍相等,2歲以后腹圍小于胸圍。
一般而言,健康孩子可不測量,腹部異常大時(如腹水患兒)應定時測量對比。
建議家長給孩子定期測量頭胸圍,自己把握不好則最好到正規專科醫院。建議6個月以前的寶寶,每個月到??漆t院測量一次;6個月到1歲的寶寶,2~3個月測量一次;1歲以后3~6個月測量一次。
當然,寶寶的發育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所有的標準都是以平均值為參考,現實生活中,有些寶寶就是不按標準長的,或許快一些或許慢一些,但關鍵是查看寶寶吃喝拉撒正常、情緒愉悅,并且身高、體重是在逐漸增加的,家長就不必太糾結于某一個數字的“不合標準”。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06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