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嶺南地區的夏天炎熱潮濕,有一個不算是病但又很折磨人的癥狀,就是痱子。痱子好發于寶寶身上,影響孩子的生活和睡眠,間接地影響家長的生活和情緒。
痱子,中醫又稱痱毒,可分為白痱、紅痱、膿痱等類型。中醫認為,盛夏時節,暑熱夾濕,蘊結肌膚,毛竅郁塞,乃生痱子。預防痱子,關鍵在于“暑濕”和“郁塞”。痱子成因
《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諸病源候論》:“盛夏之日,人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氣搏于皮膚則生疿瘡,其狀如湯之沸。輕者匝匝如粟粒,重者熱汗浸漬成瘡,因以為名,世呼為沸子也。”
很清晰,痱子的原因是因為體內濕郁,遇到暑熱和濕毒,進而誘發的皮膚問題。
通常,天氣熱毛孔會開放;但是暑濕蘊積,反而讓腠理閉塞。內濕和暑熱相搏,濕熱和汗液排泄不出,就會通過皮膚發泄出來,形成一片片凸起的丘疹或水皰,即痱子,多發生在頸部、胸背部、肘窩、腋窩等部位。所以就算你一天給孩子洗幾次澡,皮膚一直很清潔干爽,有的孩子還是會出痱子,就是因為在體內有濕毒。
痱子類型
1、暑濕蘊蒸——白痱
暑濕之氣侵襲肌表,腠理閉塞,玄府不通,汗溢不暢,失于宣散。一般比較胖的孩子、脾胃虛弱的孩子容易出白痱。這種情況濕重于熱,就算孩子天天待在空調房里,照樣出痱子,關鍵要消滯祛濕。
白痱隨著孩子脾胃調節,一般能夠自愈,孩子很少有疼痛感,危害也不大。
2、濕熱郁滯——紅痱
孩子體熱汗出,突然進空調房或沖冷水澡,汗還沒出來毛孔驟然關閉了;或者在高溫下大汗淋漓,衣服汗透浸泡皮膚,濕熱交蒸。那么,孩子就容易出紅色的痱子。這種情況熱重于濕。
紅痱是紅色粟粒疹。發病比較迅速,伴有灼熱和刺痛感,孩子感到刺癢,消退后會有輕度的脫屑。這種情況更要積極的去濕熱。
3、暑熱化毒——膿痱
體內的濕滯比較嚴重,環境也是又熱又濕,暑濕浸淫肌膚,毒邪爆發出來疹子就會又紅又大且有膿皰。這種痱子是最癢最痛的,通常在盛夏比較多見。
膿痱是膿皰性粟粒疹。多由紅疹發展而來,膿痱比較嚴重,破潰后可能造成感染,最好就醫處理。
中醫對痱子的認識
中醫能治痱子嗎?中醫認為痱子是由暑熱濕毒,蘊蒸肌膚,汗泄不暢而成。
就連“痱子”這個名字都起的很形象,因為痱子大多是像針尖兒至針帽大小的密集的丘皰疹,就像煮沸的湯面上冒著的小泡泡,所以叫“痱”(通“沸”)。
可想而知,有水有火才能煮湯,濕與熱的共同作用,就煮湯成“痱”了。《諸病源候論·夏日沸爛瘡候》云:“盛夏之日,人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氣搏于皮膚則生沸瘡,其狀如湯之沸。”
“輕者匝匝如栗粒,重者熱汗浸漬成瘡,因以為名,世呼為沸子也。”古代醫家用簡單的一個名字就把痱子的樣貌和成因都說清楚了。
中醫治療痱子
針對病因,中醫有獨特的防治痱子方法,不僅簡單易得,而且安全有效。
外治法祛痱子
在中醫的眼中,簡單一兩味中藥,或者是夏季尋常的蔬菜水果就能變身祛痱神器,制服惱人的痱子,不論你是身在南方,還是地處北國,都能就地取材,找到一款合適的祛痱妙招。
1.金銀花6克,用開水100毫升浸泡,加蓋,約1小時即可,以棉簽或紗布蘸金銀花浸泡液輕抹患處,每日3次。
2. 敗醬草9克,加水約500毫升,用砂鍋煎煮,先用武火煎開再用文火煎5分鐘即可,晾溫后(37℃~40℃)以棉簽或紗布蘸上煮好的藥液輕抹患處,每日2次。9克,加水約500毫升,用砂鍋煎煮,先用武火煎開再用文火煎5分鐘即可,晾溫后(37℃~40℃)以棉簽或紗布蘸上煮好的藥液輕抹患處,每日2次。
3.新鮮馬齒莧50克,洗凈后加水500毫升,煮20分鐘,除渣。每次取少量馬齒莧水,用凈紗布蘸之涂擦患處,每日5~6次,連用2~3天。或者藥液放溫后洗患處。
4.花椒30克,加水3000毫升煎煮20分鐘,去渣,待藥液放溫后洗澡用,每日1次。
5.新鮮魚腥草120克,加水3000毫升煎煮20分鐘,去渣,待藥液放溫后洗澡用,每日1次。治療期間應給寶寶多喝水,盡量保持皮膚的干燥清潔。輕者一次可愈,重者四日可消腫止癢漸愈。
6.苦瓜汁外擦。用鮮苦瓜一條,洗凈去籽,將瓜肉切成碎塊,榨汁機打碎取汁,將苦瓜汁直接涂在痱子上,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兩三天痱子即可消退自愈。
7.冬瓜汁外擦。冬瓜500克,去皮切塊,用榨汁機攪汁,用冬瓜汁外擦患處,每日3次。
8.西瓜皮祛痱子。西瓜皮(去紅瓤)150~200克切薄片,加水5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即可,藥液放溫后,擦洗患處,每日兩次。也可以用西瓜皮的白色部分直接輕擦患處,擦至微紅,每天2~3次即可。
9.摘取鮮嫩絲瓜葉子50~100克,冰片20克。將以上兩藥共同搗爛,取適量外敷患處,每日1~2次,用于治療痱子感染有膿頭者。
10.新鮮枇杷葉60克,加水3000毫升,煮20分鐘,去渣濾凈,晾溫后沖洗澡用,每日一次。
11.新鮮帶葉的枸杞梗150克,洗凈,放入水盆中煮60分鐘,去渣,水晾溫后洗澡用,每日一次。
如果沒時間煎湯熬藥,也可以使用具解表化濕之功的中成藥藿香正氣水來治療痱子,效果也是不錯的!
注意:
藿香正氣水需要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按比例稀釋:
0~3月齡寶寶使用,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3;
4~12月齡寶寶使用,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2;
1歲以上的寶寶,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1。
用藥之前,先用溫開水將局部皮膚洗凈后擦干,再用消毒棉簽蘸取稀釋后的藥液涂抹患處,每日2~3次。臨床報道顯示,藿香正氣水治療痱子有效率可達90%以上。另外,也可將用藿香正氣水0.5~1支倒入大盆洗澡水中攪勻,給孩子洗澡用,可以有效預防痱子的發生。
飲食調理祛痱子
如果不想給寶寶喂藥,推薦祛痱子食療方:
【綠豆冬瓜湯】
材料:綠豆30克,冬瓜60g,海帶15克,白糖少許。
用法用量:將綠豆、冬瓜和海帶加適量水煲湯,少許白糖調味。1天內分多次服完,共服3到5天。
功能主治:有清熱、解毒、祛濕、消暑的功效。
適用:暑熱夾濕,常見:痱子鮮紅,密布全身,口臭,口渴欲多飲水,飲食差,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黃厚。
注意事項:體質寒涼孩兒不宜服用。
【三豆湯】
材料:綠豆、紅豆、黑豆等份。
做法:加適量水,小火煮成濃湯,可加少許冰糖,每日喝湯1~2次。
功效:三豆湯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被譽為寶寶的夏季保健佳品,如果從入夏就開始服用,寶寶很少會痱子。
【鮮荷葉綠豆湯】
材料:新鮮荷葉半張,綠豆50克。
做法:新鮮荷葉洗凈切碎,用水煎煮20分鐘后去渣,再放入洗凈的綠豆繼續煮20分鐘,可加少許冰糖調味。每日服一次,連用七天。
適用人群:適用于暑熱口渴煩躁、痱子過多而瘙癢的寶寶。
預防痱子的生活細節
這些生活細節做到位,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長痱子:
1、保持室內通風、涼爽,以減少出汗和幫助汗液蒸發。
2、盡量選用透氣、吸汗的衣服,及時更換潮濕衣服。
3、保持孩子皮膚清潔干燥,常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溫水勤洗澡。
4、夏天可以把孩子頭發剪得短些,頭發濃密,散熱不好,容易悶出痱子。
5、不建議為了孩子汗液蒸發而脫光衣服,皮膚少了一層保護,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刺激。
6、不要讓孩子長期睡在床上,與床面接觸的皮膚散熱不好,出汗不暢,會造成痱子。
7、孩子的食物不宜過咸,鹽分過高的食物容易誘發痱子的發生。
8、冷水洗澡不能減少痱子,冷水刺激毛孔收縮,汗液更加不能發出來。
9、運動或者大汗淋漓的時候,不要馬上洗冷水澡。
10、在高溫戶外或者運動結束后,不要馬上進入空調特別冷的室內。
常見問題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總結了幾個關于痱子的常見問題,以下是他的統一回答:
痱子粉可以用嗎?
不是很建議。去痱子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痱子粉還含有滑石粉,會刺激皮膚。粉末還容易進入孩子的呼吸道、陰道或尿道中。
爽身粉可以用嗎?
不是很建議。爽身粉的目的是保持皮膚干爽,但是粉末狀的爽身粉,涂擦在孩子皮膚后容易吸水,形成顆粒狀物質,反而會阻塞汗腺,不利于汗液蒸發;并且飛粉嚴重,容易被孩子吸入。
花露水可以用嗎?
可以泡澡,不建議大面積涂抹孩子肌膚。花露水中含有大量酒精,有些高達75%,涂抹后容易造成刺激,孩子皮膚嬌嫩脆弱,長期吸收后還會危害健康。滴入幾滴給孩子泡澡,可以緩解痱子。
用桃葉水外洗有用嗎?
有一定作用。可以在水中直接加入桃葉或者用桃葉煮水后放溫給孩子外洗。
痱子和濕疹怎么區分?
外觀上會有不同。濕疹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痱子多是在夏季。無論濕疹還是痱子,都是因為濕熱積滯,都是要從孩子的脾胃入手來調理,其實喂養方法是一樣的。大家用喂養濕疹寶寶的方法,孩子也基本不會長痱子,更重要的是預防了濕熱帶來的其它更嚴重的疾病。■
【來源:本文內容綜合自中國中藥雜志、許尤佳育兒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11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