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我家熊寶,兩歲多了
只會蹦單字,且發音也不太標準
領導家的女寶10個月時就能和大人對話
現在一歲半就能背詩,唱兒歌
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這是傳說中的“貴人語遲”嗎?
還是我家寶天生就是個安靜的美男子?
NO!
今天,我們張峰醫生來告訴大家
這是因為
我們在養育過程犯了一些小錯誤!
1、輔食過于精細
一些孩子到1歲半還在吃粥、面片湯這種過于細軟的食物,不愿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吃硬一點的飯也有困難,這會影響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導致寶寶發音不標準、口吃。乍一聽,吃飯跟說話八竿子打不著,可因為輔食過軟過細造成寶寶語言發育緩慢的實例可不在少數
你應該:記住,輔食不是做得越精細越好!在添加輔食2~3個月以后,就應該由細膩的米糊菜泥逐步過渡到大顆粒的食物,10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一些略硬的食物(像小陶虹推薦的胡蘿卜條和芹菜條)不僅可以用來磨牙,還能促進寶寶口腔發育

由于大腦發育特點不同,女孩比男孩更具有語言天賦,一般要比男孩早6個月左右開口說話.所以很多女孩不到1歲就會說話了,而很多男孩直到2歲才開口說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1、0~6個月:化身唐僧,一直說一直說

1、0-6個月:當寶寶還聽不懂話時,媽媽就要不斷的和ta說話,各種詞匯將會在寶寶大腦中留下記憶,當ta一旦會說話了,就會將記憶中的詞匯帶出,一張嘴就能說出很多。當寶寶四個月上身力量增強時,可以抱著他看周圍事物,為他一一講解,告訴他哪個是冰箱、哪個是電視、電燈、水壺等
2、6~12個月:接觸大量新鮮事物
帶他多去戶外、陌生的環境,接觸新鮮事物。讓寶寶就將語言與事物連接在一起,當你問他大樹在哪呢?ta會準確的指給你
一歲以內是孩子語言的準備期,也是模仿期,寶寶主要是聽和看(聽聲音配合媽媽的口型)很多家庭用早教機、故事機來充當“唐僧”,替代年老的爺爺奶奶和有口音的保姆,和寶寶面對面眼對眼的用心交流,才是讓寶寶進步最快的方式
3、1~1.5歲:結合場景,增強理解
結合生活中的場景,增加寶寶對語言的理解。例如寶寶在繪本中認識了大象,就可以帶ta去動物園看看真實的大象;這一階段要讓寶寶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判斷,要不要,是不是,你的我的等,例如給寶寶分糖果時,強調“給你一個,給我一個,給他一個”。這一階段也要教會寶寶說“謝謝”、“再見”等生活用語
4、1.5~2歲:抓住“詞匯爆炸期”和“涂鴉期”
從19個月開始,寶寶掌握新詞匯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個月25個新詞,就是所謂的詞匯爆炸期。這時的寶寶可是很愛“偷聽”大人聊天的,大人說什么,ta就學什么,如果你不想寶寶滿口方言、口頭禪,甚至臟話,那么你就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措辭了!
(這一點,我領導做的就不太好了。她女兒現在會說很多話,例如:哎呦喂!好嘞!唉呀媽呀~)
另外,寶寶在兩歲前處在“涂鴉期”,涂鴉可以刺激寶寶的語言表達,尤其是對那些語言發育緩慢的寶寶更是如此,語言能力有問題的孩子,一般情緒都不會太好,因為ta無法表達,不被理解,而涂鴉時ta可以將情緒痛快的宣泄出來,這時家長應正確引導,假裝十分理解,并鼓勵ta說說自己畫了些什么,讓ta養成用語言表達情緒的習慣
一歲后的寶寶就可以
每天和家長一起來做做小運動
幫助口腔及語言發育
1.唇部運動
嘴巴張大說“啊”,持續3~5秒
嘴巴咧開說“一”,持續3~5秒
嘴形從“啊”到“一”,連續做3~5次
嘴巴用力閉緊向內吸,發出“啵”的聲音
2.舌頭運動
將舌頭伸長到最大限度,持續3~5秒
舌頭快速伸出、縮回,連續做3~5次
舌頭分別伸向左、右嘴角,持續3~5秒
舌頭分別伸向上、下嘴唇,持續3~5秒
舌頭伸出,按順、逆時針方向各轉1圈
將舌頭放在牙齒面上,左右移動做清潔牙齒狀
3.臉部運動
緊閉嘴唇,吹起使臉頰膨脹
用力吸氣,使臉頰凹陷
做各種表情牽動臉部肌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4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