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如何區別寶寶便秘和攢肚(便秘癥狀大不同)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屎尿屁,向來是媽媽群中的經典話題。而攢肚,又媽媽們討論的最熱門的話題。
寶寶“攢肚”并不是個例,有一大半的寶寶出生后會出現這種情況。
什么是攢肚?我們看看兒科醫生怎么說:寶寶發育過程中胃腸吸收能力逐漸增強,每天產生的排泄物減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生排便反射,就出現了攢肚的現象。攢肚一般在寶寶滿月后出現,因為母乳好消化易吸收的特點,所以多見于母乳喂養的寶寶。
寶寶發生大便規律的改變,從一天拉幾次變成幾天拉一次的現象。寶寶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左右不排大便。
對于愛娃心切的家長們來說,孩子一兩天不拉大便還能接受,可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不拉大便,這怎么得了?!
其實家長不必過多擔心,攢肚不是病。
通俗來講,孩子攢肚其實就是在攢便便,寶寶攢肚不是排不出便,而是攢的便便不夠排。
這樣聽上去,是不是覺得攢肚和便秘很相像?其實,兩者判斷起來也很容易。通俗來講,攢肚是寶寶肚子里沒有東西可排,便秘是寶寶想排便,但是排不出來。
媽媽可以從 3 個方面來進行區分
1. 吃奶狀況奶量不變VS明顯減少
攢肚:寶寶吃奶的量和平時差不多,精神狀態、睡眠等都表現如常
便秘:喝奶明顯會比平時少很多,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
2. 便便形狀
黃色軟便vs干硬大便
攢肚: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便便的性狀依然是黃色稀糊狀
便秘:不僅次數減少,寶寶的便便更加干、硬,有的呈現粒狀
3. 排便時的表現
輕松vs痛苦
攢肚:孩子排便時很順利,表情輕松自如
便秘:排便比較吃力,可以看到寶寶痛苦的表情,甚至臉漲得通紅
所以寶寶排便不應該只看大便頻率,別把攢肚錯認成便秘。
攢肚的寶寶什么時候能恢復正常排便呢?
寶寶攢肚持續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寶寶攢個十天八天,也有寶寶會持續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每個寶寶的發育不一樣的,一般在兩個月以后情況會逐漸改善,只要是寶寶的消化好就不用處理。
雖說寶寶攢肚會自己好轉,但是寶寶幾天不大便,媽媽難免關心則亂,總想為寶寶做點什么。
媽媽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幫助寶寶排氣排便:1.腹部按摩
媽媽在手上涂抹適量的撫觸油,以寶寶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每天重復3-5次。
2.雙腿屈伸運動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先握住寶寶的兩個膝蓋,向腹部做屈伸運動20次,再握住其中一條腿,屈伸20次,然后換另外一條腿。
也有些寶寶從來不攢肚,媽媽們擔心這種“脫離大部隊”的情況是正常的嗎?
答案是:這是正常的!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攢肚,這還是跟寶寶的體質有關。每個寶寶腸道菌群也有所差異,直腸的長度角度也影響排便。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排便次數。還是那句話,只要一切正常就不用擔心。
不用在意到底有幾次大便,多點兒少點兒都是好孩子。
我是好唄唄的妙爸,也是兩個寶寶的爸爸,好唄唄有100多位專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和焦慮。
關注“好唄唄育兒”,每天給你育兒干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6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