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福建傳統民俗文化保護(福建風情揭秘福建民間舊俗)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8)
姓,代表的是一個家族的血脈傳承;名,代表的是一個族人的識別標簽。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很多種命名方式。有的人出生時命名;有的人孩童時,請私塾老師命名;有的人成年后,以取得的某個成就或地位命名。那么,今天我們談談福建舊時孩童的六種命名方式(嬰兒時期命名)。

福建自古以來有強烈的宗族觀念,同一個宗族內,孩童的命名都要依照族內世代預排的輩分次序來命名。
一般情況下,命名是以“姓 輩分字 某個字”的形式來確定的,因此舊時福建人的名字基本都是三個字(可追溯到父母輩)。關于輩分排序,也是很講究的,連續的四個輩分字是一個很有寓意的詞,比如“萬世流芳”。
世序命名還有極少出現的個別情況,比如,輩分字在名字第三個字,或者輩分字為單字名(帶金木水火土偏旁,比如輩分字為‘土’,取單字名‘杜’)。

這個好理解,缺啥補啥。
一般在嬰兒出生后,家人會請算命先生根據生辰八字來推算,如果八字中缺五行,那么就要使用五行所缺之字來命名。在舊俗中,這樣做可以補充先天八字不足,讓嬰兒以后能順利成長。舉個例子,比如五行缺水,就取名“水生”、“海濤”等。

厭勝命名,是取賤名的意思。
古時候由于衛生醫療條件差,很多嬰兒出生后都不好養活。在舊時封建迷信思想中,民間會認為是孩子的名字取得太好,故而招致外界牛鬼蛇神的注意與加害。因此,人們會借用厭勝的方式來命名以求“好養活”,常以動物、排泄物、自賤來命名,比如阿狗、狗屎、牛蛋等。
庇佑命名庇佑命名,即是寄希望于神靈的命名。
舊時生活條件差,嬰兒缺少營養,身體也會比較瘦弱且經常生病。由于多災多難,長輩們就會給嬰兒算卦或求神,以求寄名于神,讓神保佑孩子以后無災無難。比如“天賜”、“天佑”等。

福建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地方,舊時民間崇信鬼神尚巫。
有的父母希望通過子女的命名而產生巫術的效果,就比如一直生女兒的父母,他們會給女兒取“招弟”、“來弟”等名字。在傳統的巫術信奉下,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讓下一胎能生男孩子。
形態命名舊時福建民間認為人的名字與命運息息相關,故而會以小孩的體貌特征等來命名。就比如,瘦弱的取名“猴子”,體胖的取名“豬子”等。在舊時思想里,人們認為名字跟人體特征搭配得當,才能更好地成長。

在福建舊時,世序、五行、庇佑、巫術命名是為大名,另外兩種命名是為小名(讀書時會取大名),不過很多時候,人家叫習慣了,這些小名也就陪伴一生了。
由于受方言影響,福建民間普遍在小孩大名的最后一個字前面加一個“阿”,或者后面加一個“兒”,組成一個乳名,比如“阿明”、“輝兒”等。這些個乳名有時候從小叫到大,難以改口,從而讓大名鮮為人知。
寫在最后進入21世紀后,福建人的命名也普遍更加隨意,更注重的是好聽與個性。
不知道福建是否還有某些地區,仍然在沿用老祖宗的規矩呢?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圖源網絡,侵刪
參考:《閩臺民間習俗》
文/福建本地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328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