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李敏睿名字好嗎(62年李敏讓爸爸給嬰兒起名)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北京的10月,秋風陣陣,毛主席正在中南海辦公室聚精會神地看書,秘書走進來在主席耳邊輕聲說:主席,李敏生了,母子平安。
毛主席抬起頭,嘴角浮出一絲微笑,想象著現在女兒剛出產房的樣子,心里充滿了無限的欣慰。這是毛澤東的第一個外孫降臨世上,按理說,他應該激動無比,現在他卻很平靜,馬上步入70歲的毛澤東額頭上明顯多了些皺紋,他默默走到窗前,慢慢地點燃了一支煙,幾十年的崢嶸歲月眨眼之間,想起來女兒嬌嬌剛剛回到北平的樣子,作為一個父親,他的眼眶竟有點濕潤了。

圖 | 李敏婚禮
3年前的一個夏天,李敏和孔令華在中南海舉行了婚禮,向來不善飲酒的毛澤東在婚宴上頻頻舉杯,攝影師給他們照全家福的時候,毛澤東還刻意安排李敏和孔令華的位置,照片上的毛澤東66歲,看起來精神飽滿,神采不減當年。
李敏的母親是賀子珍,自1947年回國以來,便沒有和毛澤東見過面,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的安排下,賀子珍跟隨方志純南下居住在上海,多年來,毛澤東無時不刻不惦記著賀子珍,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況且他和賀子珍是十年的夫妻。那十年,是毛澤東革命生涯最艱難的十年,如今女兒結婚,賀子珍不在身邊,女兒生娃娃,賀子珍也不在,作為開國領袖,毛澤東以一個丈夫的形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寄托著無限的思念。

圖 | 毛澤東
女兒來到北京,毛澤東忙問:你媽媽怎么樣?1948年毛澤東進駐西柏坡后,一直在和周恩來等人商量著啟程去北平的事情,賀怡同志就專程來看望毛澤東,雖說是看望,但她卻想為自己的姐姐賀子珍“討個公道”,賀怡問毛澤東:“姐夫,雖然你們不在一起了,但讓她去北平找你,有何不可呢?”
毛澤東站在窗前抽煙,一言不發,賀怡又問:“姐姐和你都十年沒見了,你不想見見嗎?”毛澤東依然不說話,嘴里想說什么又不想說,一直在聽這個小姨子的數落。
賀怡同志是毛澤覃的夫人,毛澤覃又是毛澤東的親弟弟,這樣一來,賀怡既是毛澤東的小姨子又是毛澤東的弟妹,在這個親人的嘴里,毛澤東竟然有點不近人情了。
毛澤東嘆氣說:“你不要說了,這都是歷史造成的原因,那就按中國的老傳統吧。”賀怡一聽,心里高興得不成樣子,趕緊給毛澤東倒了一杯新茶。其實在賀怡心里,她一直有個遺憾,當年長征前,賀子珍曾把“小毛毛”交給毛澤覃,后來毛澤覃不幸犧牲,小毛毛從此下落不明,作為毛澤覃的夫人,賀怡一直希望可以找到。
賀怡臨走的時候,毛澤東告訴她,希望她和賀子珍商量下,和女兒嬌嬌接到北平。隨后把已經寫好的一封信交給她,這是毛澤東寫給女兒嬌嬌的信,毛澤東提筆在信的末尾又加了一句:我親愛的女兒,我已經讓賀怡阿姨去接你了。

圖 | 嬌嬌
嬌嬌差不多12歲的樣子,回國后和賀子珍一直居住在哈爾濱,收到爸爸的回信后,她像一只小鳥一樣圍著賀子珍直跳,因為她證實了一件事:她的爸爸確定就是毛澤東。
在蘇聯上學期間 ,這個問題可把嬌嬌給愁壞了,別人都說“你爸爸是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嬌嬌不信,她不相信自己會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父親。雖然毛岸英也竭力地告訴她“我們的爸爸就是毛澤東”,但是嬌嬌還是不信,所以剛回國就給毛澤東寄了一封信,信上她親自提出了這個巨大的疑問。
毛澤東在信中回復:嬌嬌,我確定,你是我的女兒,我是你的爸爸,爸爸很想你,快回到爸爸的懷抱里來吧。
賀子珍看到女兒高興的樣子,心里也跟著高興,女兒跟著自己在蘇聯受了不少委屈,如今回到她爸爸的身邊,一定會生活的更好,一定會有更好的教育,一定會有更好的飲食。送嬌嬌離開的前一晚,賀子珍靜靜地坐在嬌嬌的床邊,看著嬌嬌入睡的樣子,眼淚不由地落下來,她坐在燈下,鄭重地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
毛主席:
一別九年,我已經回到中國來了,身體不太好,還在休養……聽妹妹賀怡說,我走后,你對我的妹妹和母親照顧有加,替我盡了姐姐和女兒的責任,我將會終生銘記在心。

圖 | 賀子珍
嬌嬌走的那天,賀子珍一邊給嬌嬌梳著辮子,一邊囑咐道:“去了爸爸身邊,一定要聽話,不要淘氣,不能惹爸爸生氣,爸爸很忙,也不要打擾爸爸知道嗎?”嬌嬌中文不太好,用俄語回復賀子珍:“哎呀,我知道了。”
年幼的嬌嬌不知道,在母親賀子珍的心里,已經把這次看似普通的分別當成了和女兒最后的告別,嬌嬌離開后,賀子珍收拾起了行李,因為賀怡告訴她,不日將會帶著她去北京,看到皮箱里的一條紅毛毯,賀子珍再一次觸景生情,淚水模糊了雙眼,那是和毛澤東結婚的時候買的,去蘇聯的時候她一直帶在身邊,睹物思人,曾經18歲騎馬打槍的女紅軍,成了一名中年婦女。
嬌嬌來到北平的時候,毛澤東正在參加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名單上有好多人都不認識,毛澤東皺眉查看,眼神里充滿了睿智。這時候秘書輕輕地走過來在毛澤東的耳邊說道:“主席,嬌嬌被賀怡同志送來了。”
毛澤東眼睛一亮,剛才嚴肅的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剛開完會,毛澤東便朝著大廳走來,嬌嬌身邊還有聞訊趕來的康克清和鄧穎超,激動的毛澤東顧不得和她們打招呼,徑直走到嬌嬌跟前,一把把女兒拉到懷里。“當初的小雞蛋也長成大娃娃了。”毛澤東的臉上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這樣的笑容了。

圖 | 毛主席和女兒嬌嬌
嬌嬌13歲出頭,但比起來同齡的孩子卻高出一頭,甚至個子都超過了鄧穎超,初到北平的嬌嬌十分靦腆,身上還穿著外國服裝,行為舉止也很西化,但是眼睛和嘴巴,神態都和毛澤東十分相似,鄧穎超夸贊說:“嬌嬌的皮膚白白嫩嫩的,很像賀子珍。”
聽到賀子珍的名字,毛澤東也問道“嬌嬌,你媽媽怎么樣了?”嬌嬌左看看右看看,在爸爸的懷抱里十分的溫暖。“媽媽很好。”毛澤東拉著嬌嬌,對著大家開心地說道:“看,這是我的洋娃娃。”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日后李敏也回憶說,那可能是爸爸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了。
嬌嬌這個名字是她剛出生的時候鄧穎超隨口一說的名字,如今回到北京,就要接受正規的教育了,去學校讀書就要有個新名字。毛澤東根據李訥的名字,從“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一句中給嬌嬌取名“李敏”。
嬌嬌起初不喜歡這個名字,毛澤東博覽群書,他告訴李敏:《論語》中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杜甫的《不見》中也有“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這樣的句子,‘敏’是個好字。就這樣,嬌嬌叫李敏,妹妹叫李訥,她們兩個成為了毛澤東的貼身寶貝。

圖 | 毛澤東和兩個女兒
李敏有了男朋友,毛澤東要給女兒拿主意嬌嬌比李訥大,在蘇聯上過學校,回到北京后,沒多久便去了初中學習。對于女兒的教育,毛澤東向來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的。毛澤東喜歡讀書,他認為讀書沒有壞處,所以要求孩子們必須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毛岸英如此,李訥如此,李敏也如此。毛澤東的讀書生涯就是從四大名著開始的,所以他要求女兒,也要看四大名著。初中生看四大名著,屬實是有點費力,毛澤東問李敏:“娃娃,我讓你讀四大名著,你讀了多少了?”李敏委屈地說:“《三國演義》我真的讀不懂,越讀越糊涂,他們到處打仗,我都分不清誰和誰打。”
聽女兒說完,毛澤東開心地笑了,小時候他自己開始讀三國的時候也讀不懂,這不能怪罪女兒。每當孩子們遇到了讀書上的難題,便會很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必要的時候還會召集孩子們一起聽他講課,從一個領袖變成了家庭教師,毛澤東忙的不亦樂乎。

圖 | 毛澤東和孩子們
毛澤東日理萬機,這樣的機會可不是很容易就來的,毛澤東有個喜歡,他喜歡晚上工作,白天睡覺,有時候女兒想去請教父親問題,發現爸爸在睡覺,為了不打擾爸爸,只能去請教韓桂馨,等毛主席醒了,李銀橋便把這些事都告訴毛主席,毛主席無奈地點點頭,作為一個父親,他何嘗不想和孩子呆在一起,輔導輔導家庭作業呢。可是他是人民領袖,每天桌子上有各種文件需要他審閱,于國家來說,毛澤東融入孩子們的世界,成為了一種奢侈。
他對李銀橋說,女兒嘛,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等女兒嫁出去了,我這個當父親的,也就放心嘍。可當這一天真的來到了,毛澤東反而有點不舍了。
時光匆匆,十年的時間,彈指一揮間。
1958年,將要高中畢業的李敏告訴毛澤東,她交了一個男朋友,只要爸爸同意,今年就可以結婚。聽到這個消息,毛澤東喜憂參半,他和藹地說:“女兒啊,你這個男朋友的家里是做什么的呀?他的父親是誰?家里幾口人?”
一句話把李敏給問住了,除了知道他叫孔令華,家里一切都不知道。李敏說:“我和他處對象,你打聽人家家里干什么?”毛澤東嚴肅地說:“我是你的父親,還是應該要知道的嘛,去問問。”
在毛澤東囑咐下,李敏不僅把孔令華家里的事情問了個遍,還帶著孔令華面見了毛澤東。起初孔令華也不知道這個姓李的女朋友,她的父親就是毛主席,得知一切后,孔令華心里也緊張得很,在毛主席的面前,孔令華頭上直冒冷汗。
毛澤東握著這個年輕后生的手,鄭重地囑咐道:“你和李敏的戀愛,我看可以。替我向你父親孔從洲問好。”就這樣,毛澤東肯定了李敏和孔令華的戀愛。臨走的時候,毛澤東又囑咐李敏:建議你再去上海問問你媽媽,結婚是個大事,是要請示下媽媽的。

圖 | 李敏和孔令華
當時賀子珍已經從上海搬到了南昌,李敏帶著孔令華到了南昌時,賀子珍正在院子里曬太陽,看到李敏來了,賀子珍馬上起身。賀子珍和毛澤東共生有6個孩子,如今只有李敏一個人在身邊了,對李敏的愛,賀子珍無以言表。
賀子珍對李敏說:“你同小孔相愛,打算結婚,我贊成,但是我希望你們的婚期能拖后一年,等到你高中畢業后再結婚。我是這樣考慮的,結婚以前多讀一點書,對你今后有好處。結婚后,生兒育女,雜事很多,你想再讀書就難了。”李敏覺得媽媽的話有道理,于是把婚期往后推了一年,定于1959年夏。
1959年8月,毛澤東剛剛從廬山回來不久后,在北京主持了女兒的婚禮,在這場婚宴上,毛澤東十分高興。上個月,他剛在廬山見了賀子珍,從1937年賀子珍離開延安,已經有22年沒有見面了,久別重逢的二人,一起討論了女兒的婚事,毛澤東感慨萬千。
李敏結婚后,陪伴父親的時間慢慢少了許多,這也難怪,成家立業,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李敏也不例外。李敏在門前種了很多玫瑰花,毛澤東一有時間便來幫忙打理,順便問問李敏的生活。秘書在整理毛澤東的信件的時候,偶然翻到李敏上學的時候寫給爸爸的信,再給毛澤東看,除了回憶,還有無盡的感慨。
毛澤東的前半生,大把大把的時間奉獻給了他為之浴血奮戰的新中國,本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毛澤東身邊竟然清靜了起來,看著書中夾著的毛岸英的舊照片,毛澤東不由地老淚縱橫。李銀橋告訴毛澤東,李敏懷孕了,以后您就有外孫了。李銀橋陪伴了毛主席十幾年,在將要被調走之際,得知這個消息也十分感動。

圖 | 李敏和父親毛澤東
李敏生了娃,特地讓毛主席給起名字1962年,得知李敏生了娃娃,毛澤東禁不住自己的喜悅,一夜未眠。這是他的第一個外孫,深秋的冷風無法掩蓋毛澤東臉上的興奮,披著衣服一個勁問秘書,再去醫院看看怎么樣。
11月初,毛澤東忙完工作特地回到菊香書屋的前院看望女兒,屋子里李敏和李訥正在逗弄襁褓里的嬰兒,李訥不時地夸贊說孩子很精神。看到毛澤東進來了,李訥笑著對孩子說:“你看看誰來了?快,叫外公。”眾人哈哈直笑,剛出生的孩子怎么會說話呢,毛澤東看著襁褓里的嬰兒,十分開心。
“有名字了沒?”毛澤東問道。李敏說:“沒有名字呢,爸爸,孩子的名字你給起一個。”毛澤東卻擺了擺手。毛澤東博覽群書,孩子們的名字大多都是他起的,讓他起一個名字應該不難,但他說:“給娃娃起名字,是小孔家的權利,我怎么能起呢?”
李敏接著說:“爸爸,令華已經給沈陽打過電話了,公公點名說要讓外公給起名字。”毛澤東一聽就樂了,開心地露出一排牙齒:“親家公這么信任我?那這個托付還真是不小呢?那孩子的爺爺有什么要求?”
李敏想了想說:“人家用過的虎、彪、楊、柳、松、柏這類的最好不要用了,最好從馬克思,列寧幾個偉人的名字里找一個。”毛澤東一聽,囅然一笑說:“你公公的要求真不低嘞!”
毛澤東向來是喜歡梅蘭竹菊的,還沒有使用就被親家公給排除了,毛澤東思索了一會說:“列寧的寧字不錯,有寧靜和安寧的意思,比較符合中國人的起名習慣,孩子長大后也要繼承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就叫‘繼寧’吧”。李敏一聽,拍手叫好。

圖 | 賀子珍和孔繼寧
看望了外孫,毛澤東又匆匆南下,半途中楊開智打來電話,說楊開慧的母親楊老太太92歲壽終正寢,毛澤東心情瞬間沉重起來,古稀老人去世,半喜半憂,毛澤東感嘆,幸虧春天的時候讓毛岸青和邵華去和老人家見了一面,也算是彌補了遺憾。
工作人員問毛澤東,如何處理,毛澤東從稿費中撥了500元寄過去,毛澤東給楊開智寫信道:楊老太太可與我親愛的夫人楊開慧同穴,我們是同一家,不分彼此,節哀順變。
毛澤東為了國家大事日理萬機,每次處理自己的家事,都十分有感觸,于他來說,國家是個大家,他自己的家也是一個家,但卻顯得如滄海一粟,微不足道。面對孩子,面對妻子,面對父母,面對全國人民,毛澤東表現的永遠是最堅強的一面。
人生七十古來稀,1964年,毛澤東已經步入了七十高齡,這一年,女兒李敏決定從中南海搬走,過自己的生活。毛澤東得知后,曾特地囑咐:好好生活,照顧好自己。
搬離中南海一個星期后,李敏回到豐澤園看望父親,毛澤東沒有休息,坐在案邊靜靜看書,看到李敏來了,毛澤東心臟咚咚直跳,拍著李敏的手不停地說:“娃娃,爸爸想你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356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