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陰莖癌病理及治療(25歲男子患陰莖癌)
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英國小伙Dale是個是個身強力壯的木匠,平時生活中熱愛健身。別看他才25歲,年紀輕輕就有了有個恩愛的未婚妻,還有一個特別可愛的兒子。Dale原本計劃要和未婚妻在拉斯維加斯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然而老天卻在這份幸福中,跟他開了個“玩笑”。

從去年開始,Dale覺得上廁所時有點不痛快,偶爾還有刺痛感,起初以為是尿道感染,沒有太在意。后來,他摸到自己丁丁有一塊米粒大小的腫塊,Dale立馬趕去醫(yī)院進行檢查。確診的結果他難以想象——病理檢查報告顯示,他得了癌癥陰莖癌 。
原本他還想跟未婚夫生第二個孩子,但現在看來,計劃要泡湯了。
但在確診2個月后,未婚夫意外發(fā)現自己早已經懷孕了。喜極而泣的Dale表示,“現在就算切掉丁丁,我也無所謂了”。

丁丁也能得癌癥?不開玩笑,癌癥無處不在,雖然概率很低,但也真的要命。
02 丁丁患癌,很可能不得不切除陰莖癌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腫瘤,它的發(fā)病極具地域性。
在英國,每年約有600起新增案例,其中大多數患者在60歲以上。而在南美洲、非洲、亞洲部分地區(qū),比如印度,陰莖癌的發(fā)病率甚至占到全部腫瘤的20%。我國陰莖癌的發(fā)病率隨著生活改善,也已降至發(fā)達國家相似水平。

陰莖是由包皮、陰莖頭、海綿體組成。據臨床數據統計,陰莖癌約有48%發(fā)病于陰莖頭,其次為包皮約占21%,少量會為孤立腫瘤。據病理學分類,鱗狀細胞癌(SCC)是陰莖癌中最為常見的類型,占總體的95%,剩余占比分別為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肉瘤、PAGET病。
針對陰莖腫瘤,手術治療效果最好。由于部位特殊,一般治療過程都會遵循“能留盡留”的原則,即在切除病灶的同時,盡可能小的損傷器官,同時盡可能維持原有形狀和功能。

至于手術會不會影響性生活,要具體看患者的腫瘤病變范圍和切除范圍。如果只局限在局部,進行部分切除,術后患者還是能如往常一樣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如果癌變范圍較大,不得不進行大范圍切除,那當然無法再恢復功能了。因此,男性要做好預防,發(fā)現了也要早確診早治療。
03 是什么導致了癌變?與其他許多惡性腫瘤一樣,目前醫(yī)學界對陰莖癌的確切病因知之甚少,但據臨床數據可知,包皮過長、吸煙、炎癥刺激、性伴侶數量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均是促進陰莖癌變的因素。
1.包皮過長
陰莖癌患者中,因包莖而未行包皮環(huán)切術者占比25%~75%。在美國,未行包皮環(huán)切術陰莖癌發(fā)生的風險為1/600,這可能與包皮過長,垢物所藏有細菌產物長期刺激包皮和陰莖頭有關。
2.病毒感染
人乳頭瘤病毒(HPV)不僅會導致宮頸癌的發(fā)生,也可能誘發(fā)陰莖癌。有關資料表明,陰莖癌的性伴侶中,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高于正常組3~8倍。

根據陰莖癌的發(fā)病特性,發(fā)病高峰在40~60歲之間,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需要多留意丁丁的變化,若發(fā)現有以下體征,應及時就醫(yī)。
陰莖頭或包皮上皮增厚:表現為頭部丘疹、潰瘍、疣或菜花樣斑塊,繼而糜爛,邊緣硬而不整齊,自覺刺痛或燒灼樣痛,有膿性惡臭分泌物。
菜花狀腫塊:早期病變如得不到適當處理,疣狀結節(jié)增大或潰瘍擴大、加深會導致腫瘤穿破包皮,出現菜花狀腫塊。
全身消瘦:當患者發(fā)生遠處轉移時可消瘦、貧血、食欲不振等癥狀。

陰莖問題與男性個人衛(wèi)生密切相關,想要預防陰莖癌,要從已知的致病因素下手。
日常要注意清潔,必要時外翻清洗,避免藏納污垢,給疾病制造機會。包皮過長是陰莖癌危險因素,此類人群要盡早處理,口窄上翻困難者,應盡早行包皮環(huán)切術。患有龜頭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應積極配合治療,防止炎癥反復發(fā)作。

此外,不潔性生活容易使雙方出現交叉感染,在為愛鼓掌時,不妨給自己一個安全的“保護套”。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陰莖癌的診治進展.腫瘤信息 .2017-12-05
[2]老伯糜爛用消毒液清洗不愈,一查竟是陰莖癌!專家:有這些癥狀早就醫(yī) .壹品健康.2020-10-19
[3]保護男人的“命根”— 淺談防治陰莖癌.重慶衛(wèi)生健康 .2017-01-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36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