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清風計劃##每日醫聊##超能健康團#
“靜靜,唐主任在嗎?”
正在低頭做事的我聽到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看,只見一位產婦裝扮的女子抱著一嬰兒站在我面前。
當時頭腦一懵,沒想起是誰,她自己趕緊說“我是13床的小樂”,我才恍然大悟。
小樂是4月進的醫院,當時她正懷孕22周,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行B超檢查發現宮頸擴張,陰道內可見一突出的羊膜囊,直徑約3cm,情況緊急,醫生立即安排她住院。
入院后,醫生告知她有流產的可能。
想到自己之前兩次妊娠結局都不好,這次好不容易懷到這么大,竟然因自己患有“宮頸機能不全”,很可能流產。

晨間查房時,小樂拉著唐雙玲主任的手哽咽地說道:“唐主任,求求您幫我保住這個孩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淚。
婦四科唐雙玲醫生在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后,組織科內討論,權衡患者進行環扎手術的利弊,最終頂住壓力(宮頸環扎術術中可有羊膜囊破裂,術中流產,術后可有胎膜早破,胎兒宮內感染可能),為小樂行宮頸環扎術。
手術進行順利,術后予使用相關保胎藥物,最終經過醫護的共同努力,小樂于7月13日順利分娩一男嬰,孕周為34周。
寶寶出生后情況較好,由于早產轉入新生兒科。
盡管寶寶早產,但小樂這種情況能妊娠至34周實屬不易。
今天是她和丈夫接孩子出院的日子,她特意帶著寶寶和錦旗來向唐主任及其他醫護人員致謝,這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宮頸機能不全又稱子宮內口閉鎖不全,子宮頸口松弛癥。
是指妊娠后,在達到足月妊娠前宮頸展平,變薄,宮頸管擴張、變寬的臨床狀態,最終導致中期妊娠流產或早產,一般發生在妊娠18-25周。
宮頸機能不全是引起中期妊娠習慣性流產及早產的常見原因。
20%-25%妊娠中期流產的原因為宮頸機能不全,30%的中期妊娠流產者會復發。
據統計,宮頸機能不全患者早產率高出非宮頸不全者3.3倍。
宮頸機能不全是臨床診斷性疾病,但是其診斷十分模糊,缺乏客觀客觀金標準。
病因目前對宮頸機能不全的病因缺乏認識。
事實表明,分娩,引產造成的宮頸裂傷,宮頸錐切術等導致宮頸損傷為高危因素。
其他病因還有先天性苗勒管發育不全,宮頸膠原與彈力蛋白缺乏以及宮內已稀雌酚暴露等。

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限制活動,臥床休息,骨盆支持器等。
手術治療方法,目前宮頸環扎術是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唯一術式和有效方法。
其治療目的是盡可能加強宮頸管的張力,阻止子宮下段延伸,協助宮頸內口承擔妊娠后期胎兒及胎兒附屬物的重力。
同時術后保胎治療可降低子宮纖維張力及子宮下段負荷,維持妊娠,防止復發性流產。
宮頸環扎術為弱化的宮頸結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保持宮頸長度和保留宮頸粘液栓,后者對防止上行感染十分重要。
(編輯Anne。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婦四科 陳靜 蔣薇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46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