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職場>出去工作才幾天就想回家(從家里去上班只要幾十分鐘)
發(fā)布時間:2024-01-19閱讀(17)
這是最好的城市,這是最壞的城市。
這一秒痛恨欲逃,下一秒?yún)s在你懷里痛哭,你的夢里會不會有我的回憶。
你叫廣州,你是一個普通的城市。
去了很多遙遠(yuǎn)的地方,看了很多不同的城市,回頭來觀察自己生活的城市,便有了很多意外的感受。
不知不覺在廣州呆了十多年,慢慢與這座城市糾結(jié)共生。越來越覺得,要拍出一座城市的景觀特點(diǎn)不難,拍些美麗的光影也容易,但是要用照片準(zhǔn)確描述一座城市的氣質(zhì),絕非易事。
在自己的城市旅行,其實(shí)也就是在人生里的旅行,情緒無法言喻,只好隨手按下快門。

文德東路的文德樓3號,當(dāng)年,27歲的周恩來和21歲的鄧穎超在這樓成婚。蔣介石還是校長,在這樓逮捕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與中共決裂。
如今這里房客雜住,多被租為貨物倉庫。只剩樓梯,還是依稀舊時模樣。

惠福西路五羊仙觀,劉伯每天來這里健身。
他說:后生仔我同你講,這石馬四十年前就有,看著它被推倒,看著它被扶起來。
又說,是時候回家吃午飯了,你慢慢坐。

光塔路,懷圣寺。
教練說,用心點(diǎn),打好點(diǎn),讓叔叔幫你拍張漂亮照片。

南華西街,馳名林氏老火靚湯。
正箍牙的店家姐姐說,靚仔,拍照要收版權(quán)費(fèi)的知不知道?
我說,版權(quán)費(fèi)就沒有了,帥哥就有一個,要不要。

龍津東路,租住老城老房子的,多是遠(yuǎn)來謀生的外地人。
將來,他們孩子,會把廣州當(dāng)故鄉(xiāng)吧?

高第街,三十年前以服裝批發(fā)名震全國,后漸衰落。
老板娘很有親和力,讓我喜滋滋地買了對涼鞋,我穿上后,更加大叔了。。。

傍晚,陳伯在珠江邊吹著粵曲。
多年之后,廣州的咸水歌艇仔粥等珠江水岸文化蕩然無存。
只建了些空曠的廣場,讓大家蒼茫的天涯都是我的愛。

一德路,忙碌的店員小妹打起了哈欠。
這條海味干貨玩具禮品一條街,每天熙熙攘攘,是最具廣州氣質(zhì)的所在。

大南路的下班時分,閑得無聊的城管隊(duì)員,他一定是臨時工。

南華西街,潘家祠。
乾隆41年,十三行行商潘振承,是當(dāng)時世界十大富人。他大興土木建造潘家祠,占了幾條街。
如今,只剩破屋半間出租放貨,連匾額都沒有了。
(后來照片中出現(xiàn)的三叔的親人在微博上找到我,告訴我三叔已不幸在兩年前去世,這張照片是他最后三年留下的唯一一張)

黃花崗七十二陵園,國民黨大佬們每次回大陸都要來拜祭的地方。
只不過是廣州冷清的一個公園,只有些老頭天天來打太極拳,吸收天地精華。

荔灣路,粥粉面店的小工蹲在夕陽里,用手機(jī)打發(fā)時光。
不知道是不是在轉(zhuǎn)發(fā):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濠畔街的下午,同學(xué)們正在玩三國殺。
旁邊一位大叔突然大吼一聲:“你們完了,被拍到聚眾賭博!”
大伙頓時做鳥獸散。

珠光市場,天熱地辣,買菜的阿叔都頂不住,要小睡一下。

文昌北路,士多店老板兼?zhèn)€人運(yùn)輸公司老總兼亞運(yùn)會志愿者潘Sir,見我在他檔口門口鬼鬼祟祟拍照,強(qiáng)烈要求拍照留念。

人民南路狀元坊,被媽媽帶來逛街的小妹妹。
這里曾經(jīng)是至in至潮飾物玩物聚集地,每天擠滿年輕人、中年少女和賣萌大叔。

西門口地鐵口,維吾爾族的小夫婦,不遠(yuǎn)萬里漂泊到了廣州街頭。
他們說,廣州好,可以賺到錢回家給兒子讀書。就是房東不好,收我們兩倍的押金。

僑光路,住了幾十年竹筒屋趟櫳門的阿叔。
他見我拿著相機(jī)在門口晃來晃去,就問我,這里不是要拆吧?
(兩年后,再路過這條街,已經(jīng)拆了)

大新路相公巷,鼓樂一條街。
狗狗有點(diǎn)愁眉苦臉,肯定是整天看著這么多面目猙獰的醒獅,每晚發(fā)惡夢。

海印廣場,匆匆人來人往,沒人留意練小提琴的大叔演奏些什么。
我說給他拍照,他很開心。還說,這琴是一九三幾年的。

文昌北路,婆婆面店。
老爸教兒子:衰仔,吃飽不要到處跑,乖乖回家做作業(yè)!

文德南珠光市場,獨(dú)自開生草藥店的陳婆婆。
十年里,每次路過,都會給她拍張照。
潮濕的回南天,會向她買一把雞骨草,回家煲豬橫脷,秋天則會買兩坨土茯苓。
每次婆婆都會微笑著說,又來啦?今天的塘葛菜很靚哦。

公園前,阿伯說,小朋友你也知道這是繡眼啊,我這只繡眼,可是與眾不同,霸氣十足,貓它都敢打!

拿著數(shù)碼單反在龍津西路掃街。
和做生意的父母租住在老屋的小朋友,聽不懂粵語,只好用普通話和他聊天。
他說,哇叔叔你這個相機(jī)好威風(fēng),要多少錢?
我說,一千多。
他說,哇好貴,我長大有錢了也要買一個!

西門口,老伯在找人修他的電視機(jī)。
旁邊的大叔說,劉伯!你這個都是古董啦!買個新的啦!
劉伯說,要修要修,看了幾十年,都看慣了,不傷眼。

圣誕節(jié)平安夜,去拍完石室大教堂狂歡的少男少女,回時走過僻靜的小巷。
蔬菜店的老板,還在為他的生計奔忙。

上下九步行街。小朋友說,阿媽,快走啊!肚子餓了!
他媽說,乖仔,別吵,你媽在忙!乖,等下帶你去吃銀記腸粉。

天字碼頭的深夜,正在烤串的新疆朋友,聽說要拍照,紛紛聞訊趕來。
我正好在新疆旅行回來,很高興地對他們喊:姆賽斯!亞克西!
他們說,伊哩哇啦。

珠江新城,一所名牌小學(xué)的圍墻外。小姑娘抱著收廢品的媽媽玩耍。
按照政策,她沒有資格上這所學(xué)校。

風(fēng)吹雨打后,陳添記魚皮成為僅存的幾家老字號小吃之一。
創(chuàng)辦者鴨公嗓子的陳伯已經(jīng)去世,由長子陳叔繼承家業(yè),每天起早貪黑,忙到深夜。
陳添記平時只賣鯪魚皮。我通常會在周末去,點(diǎn)一份只在周六日才供應(yīng)的鯇魚皮,陳叔每次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你是會吃之人!

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逛累了的一家三口。
這里是廣州春秋兩季交易會主場館,曾經(jīng),這里是廣州的活力之源,每天都有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減價打折血拼大戲上演。

三月,陵園西路的木棉開得漫天燦爛。
東風(fēng)大酒店的部長也忍不住忙里抽閑,偷跑出來用手機(jī)拍幾張,發(fā)發(fā)朋友圈。

正在拆遷的最后的恩寧路,如風(fēng)中殘燭。
希望下一代,還能看到老廣州。

歲月的郵差,路過了誰的門前。
留下一封寄給未來的信。
那信,你或許看過。
一片空白,只余深深淺淺看不清的印跡。

與廣州苦苦糾纏多年,恩怨難分。
慢慢的都老了。
給這城寫封情書,存在心里。

家門口的夕陽,在廣州十幾年,說不上精彩,也未知收獲何在。
日子似乎就這樣日復(fù)一日過著,樹影拉長又縮短,樹葉生出又落下。

從家里去上班,只要幾十分鐘,卻可能要走一輩子。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53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