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不同月齡寶寶營養品補哪些?何時補?怎么補?這些又細又全的寶寶營養補充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今天奶粉智庫一文全解,必備干貨建議收藏!

寶寶營養都在補哪些?
媽媽都喜歡交流育兒經,比如看看別家寶寶都在補哪些營養。對此,奶粉智庫調研了3572個不同月齡寶寶家庭的營養品選擇補充情況。

結果顯示:
出生2周:DHA有需求就補!
一般母乳中DHA含量約為總脂肪酸的0.3%,因此若孕婦和乳母每日攝入DHA不少于200mg/天[2],且寶寶奶量充足情況下可通過母乳獲取DHA。
而對于母乳不足或者無法母乳喂養的寶寶,中國營養學專家組提出可食用DHA含量在0.2%-0.5%的配方奶粉。若寶寶所吃奶粉DHA含量不能達到下表中推薦攝入量,可從出生后2周開始補充。

4-6月齡:警惕缺鐵、預防缺鋅、注重補鈣!
4-6個月時,寶寶從母體儲備的鐵消耗殆盡,而這時寶寶對鐵的需求增加,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可損害嬰幼兒認知發育和免疫功能[1]。中國營養學會指出4-6月齡寶寶可以開始補鐵。
4-6個月的寶寶免疫力、智力、生長發育都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對鋅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缺鋅會引發食欲不振、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等癥狀。
母乳中的鈣可以滿足0-6月齡嬰兒鈣的適宜攝入量[1]。而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如6月齡左右開始長牙,為保證攝入鈣量不形成供需缺口(具體推薦攝入量參考下表),特別是配方奶粉喂養寶寶,建議補鈣。

按需補充:乳鐵蛋白、益生菌適當補!
對于乳鐵蛋白和益生菌,寶寶隨時有需求都可補充,包括早產、免疫力低下、所吃奶粉乳鐵蛋白含量少的寶寶。
比如,6月齡后的寶寶相對處于“免疫斷層期”,此時逐漸開始斷奶和添加輔食,斷離了母乳的天然抗體來源,但自身的免疫系統還不完善,同時飲食變更對腸胃穩定狀態的打破,都會讓寶寶相對容易出現腸胃失調及免疫失衡的問題;同時,季節交替期、進入新環境等變化,也會讓寶寶免疫防護更脆弱、接觸病原菌的機會增多,這些時候可適當補充乳鐵蛋白和益生菌。

補對營養,助力成長
通過以上這幾種營養品,寶寶都可補充到維生素D,但維生素AD和魚肝油均可同時補充A、D兩種維生素。若寶寶只需補充維生素D,那單純選擇維D制劑,且最好選擇維生素D3補充劑,對小寶寶來說針對性更強,更好直接吸收利用,且無需擔心維A攝入過量的問題。可關注純度高、不含白砂糖成分的產品。
《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建議,孕婦和乳母可通過每周食魚2~3 餐且有1餐以上為富脂海產魚,每日食雞蛋1個,來滿足母乳喂養寶寶DHA攝入需求;對于寶寶,宜保證奶量和均衡輔食以滿足其DHA需求,若調整膳食后仍不能達到推薦攝入量,可應用DHA補充劑。可關注純度≥35%、單位含量≥100mg、EPA含量≤3.0%的藻油DHA。

(圖片來源于《LST 3243-2015 DHA藻油》)
早鋅、中鐵、晚鈣:高劑量的鈣鐵鋅在進入人體血液后會相互競爭蛋白結合點位,影響吸收[7],因此三者服用時間最好間隔3小時以上。鈣在晚上更易吸收,可晚餐后1小時服用,鋅和鐵可分別在早午飯后1小時服用。缺鈣寶寶易缺鋅,可先補鋅幾天,再補鈣;補鐵期間需補鋅,更好治療缺鐵性貧血。若寶寶三者都需要補,也可選擇鈣鐵鋅復合制劑。
早維D、晚鈣:維生素D俗稱“鈣伴侶”,能促進鈣、磷吸收,但它吃進身體后并不會馬上起作用,需要在體內轉化為活性物質才能參與運轉。因此早上吃維D,到晚上正好迎接鈣的到來,消化吸收會更好。
益生菌 益生元:益生元能被腸道益生菌發酵分解,成為益生菌的“食物”,促進其增殖,因此在購買益生菌制品時,可選擇含益生元的。
總之,維生素D、鈣鐵鋅、DHA、乳鐵蛋白、益生菌等,是現在大部分寶寶家庭都會選擇補充的營養品。但是不同月齡階段的寶寶具體營養需求不同,且不同營養品也有建議的補充時間和搭配方式,家長們可參考以上指南給寶寶進行補充哦~還有疑問,也歡迎文末留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74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