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夏天出去游玩,每個人都很high,一不注意,裸露的皮膚又紅又癢又痛,曬傷了,怎么破?。。?/p>

曬傷“長什么樣”?
如果未做防曬保護的皮膚在短短15分鐘內(nèi)就會被紫外線損傷。
曬傷的皮膚最開始的表現(xiàn)是——皮膚變成粉紅色。在日曬后4~6小時開始出現(xiàn)皮膚反應(yīng),到了12~24小時后達到高峰。日曬部位的皮膚出現(xiàn)境界鮮明的皮膚泛紅、水腫,重者發(fā)生水泡、大皰,同時有瘙癢、灼痛或刺痛感。
輕度的曬傷一般于2~3日內(nèi)逐漸消退,并出現(xiàn)脫皮、色素沉著。有水皰、糜爛者恢復(fù)時間在1周左右。

寶寶出現(xiàn)曬傷,如何護理
家長要注意曬傷或脫水的跡象(皮膚變粉,寶寶煩躁,過度哭泣),一旦出現(xiàn),立即將寶寶從陽光下“拉出來”,然后對發(fā)紅的區(qū)域進行處理——家長主要任務(wù)是緩解寶寶疼痛
●冷敷:
用冷水弄濕一條毛巾,敷在曬傷處20到30分鐘。必要時重復(fù)冷敷。
不要冰敷曬傷處,會有類似“凍傷”的感覺,幾乎和曬傷一樣疼痛,會進一步傷害皮膚。
●洗澡:
讓水保持微溫(比平時水溫低,但不要冷到牙齒都打顫),放松10到20分鐘。
如果淋浴,選擇溫和的水流,水勢過大會刺激皮膚。不要使用肥皂、沐浴露等,以免刺激皮膚,使癥狀惡化。
如果皮膚起水泡,水泡可能受到水流沖擊而破裂,最好泡澡,不要沐浴。
洗澡后用毛巾輕輕拍干,以免擦傷它。
●護膚:
沒有開放性水泡,使用蘆薈凝膠或溫和的無敏保濕霜護膚。在接下來數(shù)天或數(shù)周內(nèi),在曬傷處抹大量無敏保濕霜,防止脫皮和皮膚刺激。
●止痛:
曬傷疼痛嚴重時,可口服布洛芬或撲熱息痛緩解疼痛。
●補充液體:
給你的孩子充足的液體。防止脫水。
●在皮膚恢復(fù)期間,穿寬松的純棉衣物,盡可能讓皮膚透氣。
●盡量避免所有陽光,在屋內(nèi)或陰涼處玩耍,直到皮膚完全恢復(fù)。
●不要剝、撓或撕掉曬傷處的皮膚,以免進一步刺激皮膚。剝?nèi)駛乃榔ぶ粫l(fā)感染,不能加快死皮“脫落”的過程。

曬傷皮膚出現(xiàn)水泡,怎么辦?
●盡量不要搓或撓水泡。破了的水泡會繼發(fā)感染,留下疤痕。
●用干凈的敷料保護水泡:
貼上或更換敷料前,先用肥皂洗手,以免水泡受感染。
小水泡可以貼上創(chuàng)可貼,大水泡可以用紗布墊或外科敷料蓋著,再用醫(yī)用膠帶輕輕地固定好。
每天更換敷料,直到水泡消失。
●如果寶寶真的無法忍受水泡,可以去看醫(yī)生,在安全、無菌的情況下戳破水泡。
●水泡破裂后,不可以撕掉周圍掀起的死皮,以免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刺激。它們會自己慢慢脫落。

何時需要就醫(yī)
出現(xiàn)以下癥狀(特別是出現(xiàn)在水泡周圍)意味著皮膚可能受到感染。必須去皮膚科就診:
●水泡周圍疼痛加劇、腫脹、發(fā)紅或發(fā)熱;
●水泡周圍有向外蔓延的紅色條痕;
●水泡內(nèi)有黃色液體溢出;
●頸部、腋下或腹股溝處淋巴結(jié)腫大;
●水泡很嚴重、很痛,尤其是直徑超過1厘米的水泡。
曬傷可能同時合并脫水、中暑等情況,寶寶出現(xiàn)下列癥狀,需要帶寶寶兒科就診:
●頭暈,頭痛,乏力;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極度口渴,無尿,眼球凹陷;
●皮膚蒼白、濕冷;
●發(fā)熱、畏寒;
●眼睛疼痛并對光敏感;
●惡心、嘔吐或腹瀉;

記住:在童年期間只需要一次起水泡的曬傷,就會增加黑色素瘤的發(fā)生幾率。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防曬,讓寶寶安全、愉快地在陽光下玩耍。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77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