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想入行網約車(從月入上萬到日流水80)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8)
自2012年滴滴打車在北京上線以來,網約車已經在中國走過了近十個年頭,現如今,網約車司機依然是許多人眼中月入過萬、時間自由的理想職業,不少被奇葩老板和3000月薪折磨得煩不勝煩的寫字樓民工都曾在心里放過豪言:實在不行我就去當個網約車司機。
而真實的網約車司機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跟隨@重慶人重慶事的腳步,一起去看看發生在他朋友老陳身上的真實故事。

老陳,80后,早年混跡于北京,曾在某外企擔任中層小領導,后在北京結識了如今的妻子,兩人結婚后,老陳跟妻子回到了她的家鄉重慶,如今上有老母,下有娃娃,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
老陳是一名摩友,平時周末就喜歡開著心愛的小摩托到處轉,去年下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公司效益不好,老陳迫于生計,開始在下班后兼職送外賣,非常辛苦,重慶夜晚的小風吹在身上,真不是一般的冷,沒幾個月,老陳也有點吃不消了,就又瞄上了網約車。

對于很多人來說,網約車司機的入門門檻并不高,似乎有駕駛證就能上崗,老陳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接觸下來才知道,還真不是那么回事!
隨著網約車行業越來越規范,對于司機的準入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你得有輛車,而且必須是兩年以內的新車,當然了,沒車其實也可以,有的網約車平臺會提供車,不過那樣的話,你先得交一筆上萬塊的押金,然后每個月都得交幾千塊的份子錢,就跟出租車一樣,每天一睜眼就欠著別人幾百塊錢,老陳還房貸已經夠糟心了,不想再背負一份債務,他選擇了自己買車。

老陳辦事從不含糊,跟媳婦商量好后,沒幾天新車就開了回來,之后就是上牌辦保險,雜七雜八加起來,落地11.8萬,對于老陳如今的境況來看,這算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了。
這還沒完,有了新車,老陳又去辦了營運證,這才算齊活,可以拉人賺錢了。

坐上老陳的車,我打量著他曾經的工作場所,干凈整潔,跟平時的網約車沒啥區別,按照平臺的防疫要求,老陳日常開車都是帶著口罩,車里也備著消毒液,我看到一個藍色的瓶子,問那是什么?
老陳看了一眼,神秘一笑:尿壺
我:·····
老陳不以為然:這是網約車司機必備神器,做這一行你就懂了
我:這個你真的用過?
老陳:當然用過
我趕緊離那瓶子遠了點,虧我剛才還覺得它好看。

老陳隨手拿了一包干脆面給我,我邊吃邊問道:你還吃這個?
老陳回答:平時沒時間吃飯就吃點這個。
隨后他又翻出來一包辣條和一盒自熱米飯,這都是他平時充饑的“干糧”,旁邊還有一瓶水,上面寫著“中國海油”,一看就是加油送的。
老陳去年胃里長了塊息肉,做了個手術,平時飲食很注意,碳酸鎂鋁混懸液常備身邊,沒想到還是逃不過吃社會的苦。

老陳打開他的手機給我看,上面六七個打車軟件,很多我都沒聽過,老陳告訴我,他主要的的接單平臺還是滴滴,然后有時候會去滴答上面接順風車的單子,其他基本不怎么用。
我問他怎么沒有最近很火的曹操出行和T3出行,他說那兩個平臺不會墊付車費,也就是說乘客不付款,司機就收不到錢,碰到不及時付費的乘客,那司機就是啞巴吃黃連了。

我問老陳開網約車沒有領導管著是不是很爽,老陳苦笑:沒有領導?那你可就錯了,每個乘客都是領導,哪個也不敢得罪。
我不服氣:至少乘客不會找你茬吧!
老陳:也有那不省心的乘客,什么喝了酒吐車上的,打電話不接的,定位在馬路上,讓你開進小區車庫的,最離譜的是有的乘客在旁邊化身交通指揮員,一直指揮你,甚至讓你逆行,短短一年時間,這工作就讓我見識到了人類的多樣性。

但即使面對這些乘客,老陳仍然是耐著性子好言好語,笑臉相迎,因為他怕差評。
他指著手機上的一個數字告訴我,這就是司機在平臺的分數,分數越高,就越容易接到單子,乘客一個差評比領導一頓罵都嚴重,會扣很多分,可能幾個好評都補不回來,況且現在的人基本不怎么評價。
評分制應該是平臺管理司機最直接的手段了,除了約束司機的服務態度外,還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時段,老陳透露,如果不在早晚高峰出車接單,評分也會下降。

剛開始入行的時候,老陳也只是下班后兼兼職,2020年十二月份,老陳辭掉工作,做起了全職網約車司機,為了把評分沖上去,也為了多賺點錢,老陳開始起早貪黑地忙活。
每天早上六點半,當大部分打工人還在夢中之時,老陳已經開始接單了,晚上八九點,我們在家里刷劇打游戲上網,老陳還在街上游蕩,最晚的一次,老陳說到家已經兩點鐘了。對于網上聲討的996工作制,老陳非常不屑:996算什么,網約車司機保底697。

遠超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至少在這一點上來看,網約車司機這個職業跟輕松是絲毫不沾邊的,我問老陳,又沒有人管你,你為啥不早點回去休息呢?他嘿嘿一笑說:賺錢是有癮的,你今天賺的少,你就想多賺點再回家,你今天賺得多,你會想再多拉點。
這話說的我大受震撼,是呀,誰能拒絕賺錢的誘惑呢?很多人覺得網約車司機是個自由的職業,但這只是個表象,壓力和欲望是無處不在的,只要這兩個東西在你心里,你就不可能自由,所謂自由職業,不過是你可以自主選擇工作12個小時還是更多。

盡管當時非常辛苦,但老陳依舊干得熱火朝天,因為辛苦往往意味著豐厚的回報,說起今年夏天的收入,老陳臉上仍然帶著一抹火熱:最好的一天接了二三十單,盡管平臺抽走了27%,但仍有六七百的收入,最高的是七月份的時候拿了一萬六,那幾個月月月收入過萬。
老陳告訴我,有些開得好的老司機,一個月兩萬多很正常。

原來網上流傳的“網約車司機月入過萬”是真的?說到這里,老陳又是嘿嘿一笑:其實這些是真的,也不是真的。
我:?
老陳:這些都是毛收入,還沒有去除成本呢!
隨后他給我算了一筆賬才是嚇人。

作為一名摩托車愛好者,老陳對于傳統燃油汽車有著天然的偏愛,于是當初在選擇車的時候,沒有選擇當下滿大街的新能源汽車。
老陳告訴我,經過平臺分成后,到手400塊的話,基本要跑兩百六七十公里,那每公里差不多賺個1塊6毛錢。
那么油耗是多少呢?每公里6毛左右。也就是說,油耗占了他整體收入的近40%,什么概念?如果老陳一個月到手10000,去掉油錢后,也就只剩6000多,就這還沒有算車子的保養、損耗、保險等費用。

老陳稱他還是有些后悔沒有選擇新能源車,這些充電的小車跑起來每公里只要一毛錢,只有他油耗的六分之一,差距不可謂不大!!
因此老陳托我轉告那些想入行的,一定要選擇新能源,當然新能源車也有缺點,找不到充電的地方就很讓人頭疼,只是都可以克服,算不上大問題。

除此之外,老陳還吐槽平臺抽成太高,每跑完一單就得扣5毛錢保險費,而且由于其它小平臺的分流,加上司機的增多,滴滴的補貼也變少了。
一開始的時候,平臺是主動給你補貼,巴不得你多跑,到現在有些獎勵,你還要先花錢買,才有資格獲得,還不一定能搶得到,手快有,手慢無。

我問老陳,有個事我挺好奇的,有時候我們坐車平臺會給很大的優惠,還給紅包什么的,這種優惠紅包是你們承擔還是平臺承擔?
老陳告訴我,有些紅包是平臺承擔,為了留住用戶,還有一些就得是我們司機自己承擔了,比如說滴滴有一個優惠快車的單子,就是某些時段如果叫車的人少而車多,滴滴就會給乘客降價,對于乘客來說是好事,對于司機就正好相反了,因為司機的收入也是打折后的,說白了,這個羊毛出在司機身上,最坑的是,你還不能不接,不接平臺就會給你扣分。

盡管吐槽了這么多,但老陳扣除油費后的收入也至少是7、8千了,在以前還未過去的當下,還算可觀,我問他為啥突然想要轉行?
他啥都沒說,給我看了下當下的附近車輛和叫車人數,我再次驚住了,11:1,!老陳告訴我,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個月了!

2020年的七月份,滴滴因為信息安全的問題被國家網信辦要求下架,并且停止新用戶注冊,隨后七大部門聯合進駐滴滴進行安全審查,這個新聞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此前的滴滴就被爆出大數據殺熟等各種負面新聞,用戶也在抱怨車費越來越高,優惠越來越少,因此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這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但對于正沉迷于接單的老陳來說,這是他為期一年的網約車司機生涯中的滑鐵盧。

據老陳說,自從滴滴出問題被下架整改后,單子明顯變少了,再加上最近處于一個相對的淡季,所以活少的可憐,一天也就接個五六單,有一次他上線5個小時沒有一個單子。
有時早上上線沒有單子,老陳就坐在車里等,車一跑就是錢,他耗費不起。
說完這些,老陳又給我看了一個二維碼,告訴我車又該買保險了。我看了下,總共是7078塊,差不多是以前老陳一個月的收入了。
最后老陳給我算了一筆總賬,開網約車一年來,去除油費,他到手的錢滿打滿算也就5萬塊,平均到每個月也就四千多塊錢,也就一般上班族的水平。
但工作強度卻遠超一般的打工人,而老陳車子加上保險和辦證什么的整體來說接近12萬,從一次創業的角度來說,他至少倒虧7萬,當然了,老陳也安慰自己,至少車還在手里。
最近有很多朋友注意到,某某出行總是在搞活動,總是在送優惠券,非常劃算。
作為行業巨頭,滴滴平臺的沒落,給了其他中小平臺機會,它們不遺余力地瓜分著滴滴騰出來的市場,用各種方式留住用戶,這一幕,像極了2013年開始的那場滴滴與優步的大戰。
而這樣的行業變動,落在普通人眼里,也許就是一則普通的新聞,落在消費者眼里,是更優惠的出行成本,而落在老陳這樣的從業者身上,可能就是一場深重的災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96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