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焦慮

寶寶
伢,為什么不能好好吃飯


啥都缺
孩子最近吃飯不好,是不是缺鋅?
寶寶后腦勺枕禿了,是不是缺鈣?
手上總長倒刺,肯定是缺點啥?
. . . . . .
有種“缺”叫媽媽覺得你啥都缺!!

常常聽到家長問醫生“我家孩子厭食,是不是缺什么?”
微量元素不能在體內產生,需要從外界攝入。因此,寶爸媽們需要通過評估孩子的營養膳食結構和身體狀況,來早期發現孩子微量元素的缺乏。

下面小編就將經驗分享給各位寶爸寶媽,趕緊FCOUS起來!
常量元素:鈣(Ca)
鈣是一種常量元素,而非微量元素。人體中的鈣99%存在骨骼和牙齒中,鈣營養不足時,鈣從骨骼流失,但血鈣水平仍然可維持正常。因此抽血化驗并不能完全反應鈣的狀況。
孩子缺鈣有哪些表現:
在生長發育較快的嬰兒期,嚴重缺鈣才會引起骨骼畸形或低鈣抽搐。但通常鈣營養不足,并無明顯的癥狀與體征,“盜汗、長牙晚、睡不好”其實與缺鈣沒有直接聯系。

什么樣的孩子易缺鈣:
1.不愛喝奶:牛奶及奶制品含鈣豐富且易吸收,奶量少的寶寶鈣來源不足;
2、早產、低體重兒:先天儲備不足,生后又沒有及時補充;
3、維生素D不足:vd是幫助鈣吸收的重要維生素,如果太陽曬的少,也沒有補充vd,即便攝入了足夠的鈣,也不可能充分吸收。

微量元素:鐵(Fe)
成人體內鐵的總量約為4-5g,其中72%以血紅蛋白、3%以肌紅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單純以血液中Fe含量判斷缺鐵也是不準確的。
孩子缺鐵有哪些表現:
1、面色蒼白、頭暈耳鳴、疲乏無力、不愛活動;
2、煩躁哭鬧、睡不沉、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
3、胃口不好,常嘔吐,異食癖、腹痛、腹瀉;
4、皮膚、粘膜上皮損害,口腔炎、舌炎、胃酸缺乏
5、細胞免疫功能下降,經常生病。

什么樣的孩子易缺鐵:
1、儲備不足:早產的寶寶、母親孕期貧血;
2、攝入不足:寶寶出生6個月后,母乳中鐵營養不足,如果不及時補鐵,容易出現缺鐵;偏食挑食,喜素不喜葷,尤其是不愛吃動物血、內臟、瘦肉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
3、疾病因素:胃腸道出血,反復感染生病。
PS:
由于蛋黃中鐵元素生物利用率低,不建議采用蛋黃補鐵。
微量元素:鋅(Zn)
鋅存在于300多種的酶系中,在蛋白質代謝,味覺形成以及機體免疫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血清鋅也是被臨床廣泛采用的指標,但容易受到感染和進食的影響,輕、中度缺鋅時,血中鋅也可能顯示正常。
孩子缺鋅有哪些表現:
生長發育遲緩,煩躁不安、骨發育延遲,皮炎、腹瀉、反復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食欲低下、味覺異常、脫發、行為改變、年長兒性發育遲緩等。

什么樣的孩子易缺鋅:
1、儲備不足:孕期鋅攝入不足,早產兒;
2、補充不足:挑食素食者,從小拒絕吃紅肉、蛋類、也極少吃海鮮,貝類食物的孩子。
微量元素:銅(Cu)
銅,機體內蛋白質和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正常造血功能,維護中樞神經系統完整性,促進骨骼、血管和皮膚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缺銅有哪些表現:
貧血、白細胞減少,心律不齊,骨質酥松、肝脾大等癥狀。


什么樣的孩子易缺銅:
1、儲備不足:銅缺乏多見于早產兒
2、疾病因素:長期腹瀉、銅代謝障礙等。
一般來說,嬰幼兒每天所需的銅正常飲食已經足夠了,不易出現缺乏或者過量。
微量元素:鎂(Mg)
鎂是多種酶的激活劑,對鉀、鈣離子通道的作用,還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和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促進胃腸道功能。
孩子缺鎂有哪些表現:
神經肌肉興奮性亢進,常見肌肉震顫、手足抽搐、情緒不穩定、易激動等臨床癥狀,嚴重時出現譫妄、精神錯亂甚至驚厥、昏迷。

什么樣的孩子易缺鎂:
1、補充不足: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長期腸外營養等因素;
2、疾病因素:胃腸道感染、腎病等。
通常,精神狀況穩定、神志清晰的孩子,無須過多考慮鎂的缺乏。
微量元素:鋁(Pb)
臨床中鉛中毒比缺鉛更為多見, 兒童鉛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異性的臨床癥狀。
中毒表現:
如腹隱痛、便秘、貧血、多動、易沖動等。血鉛≥700ug/L時伴有腹絞痛、昏迷、驚厥等表現。

預防:
切斷鉛進入兒童體內的途徑,如勤洗手、清洗兒童玩具和用品。鉛筆并不是鉛做的,“咬鉛筆”并不會使孩子鉛中毒!!
目前,通過指血或靜脈血檢測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鋅、銅、鐵、鈣、鎂、鎘、鉛七項。前五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這些元素分布于全身血液、器官和骨骼中,維護身體生理功能,參與兒童的生長發育。扎一針,抽點血化驗,反映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水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138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