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這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問我寶寶眼睛流淚的問題的答復。
問題:我家寶寶從滿月開始,眼睛經常流淚,尤其是見到強烈光線或是出來曬太陽,或是刮風的時候,流淚就加重,現在6個月了,還是這樣,請問這個正常么?
答:一般說新生的寶寶眼淚少,剛夠濕潤眼球的,要到6個月大時淚腺才完全打開,所以新生兒有的新生寶寶哭得驚天動地,但就是干打雷不下雨,家長們會懷疑寶寶“假哭”。
其實,我們的寶寶是很誠實的,不是假哭哦!當然,寶寶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不少寶寶一出生時就能哭出眼淚,這也是完全正常的。其實

首先說,寶寶眼睛流淚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因為寶寶在情緒激動或眼睛受外界異物、強光、油煙等刺激時,淚液分泌會增多而出現流淚,這是正?,F象,這是眼睛自我保護現象。
另外,胖寶寶的小臉蛋也是流淚的原因,沒想到吧!嬰兒的小臉都是胖乎乎的,十分惹人喜愛,尤其是3-4個月時,常常是最胖的時候。
小寶寶總是躺著的,胖胖的臉蛋把下眼瞼推了上去,眼睫毛很容易向內翻,碰到眼球上,自然就愛流淚了。
等到小鼻梁長起來,嬰兒肥沒有了,寶寶能坐起來了,這些都是自然現象,等寶寶大大慢慢的就好了,爸爸媽媽不用擔心。
如果平時也是眼淚汪汪的流淚,還有眼睛發紅,眼屎多,就是一個危險信號,可能患了以下幾種疾病。
首先是結膜炎,因寶寶分娩從產道經過,有可能被產道里的細菌感染,就應當去醫院看醫生,按醫生的醫囑點一些眼藥就能好了。
千萬別自作主張啊,因有些大人用很好的眼藥是不適合寶寶用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新生兒淚囊炎,主要是寶寶鼻淚管的下端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好,而被一層殘膜封閉引起淚道阻塞,并繼發細菌感染,而致流淚的。
因我們的眼淚是不斷地產生,然后不斷地從連接著鼻腔的一個小管排到鼻腔,小管在鼻腔里有一個小開口,出生時這個開口如果被一層膜或者碎屑堵住了,眼淚排不出去,于是就流淚了,還會眼睛發炎。
約有2%~4%足月產嬰兒,可能有這種殘膜阻塞,但絕大多數殘膜可在生后4~6周內自行萎縮而恢復通暢。
孩子一旦患了這種病,出生之后即出現流淚癥狀,內眼角還有黏黏的黃白色膿液流出,早上起床時眼睛有很多眼屎,一般是單眼發病。
媽媽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判斷,即用手指壓迫大眼角皮膚,可見黃白色膿液從大眼角流出,若為淚囊炎急性發作則表現為大眼角皮膚紅腫和皮下腫塊,孩子因為疼痛而哭鬧不安。
治療主要是按摩大眼角稍偏下部皮膚(淚囊區),順著鼻梁從上到下稍稍按摩,每天按摩幾次,促使鼻淚管下口開放,配合抗菌素眼液(如妥布霉素眼液)。
大多數寶寶都可以按摩通暢。若上述治療無效,年齡大于6個月者,還可以讓醫生幫忙做淚道沖洗和探通,多數寶寶做一次就解決問題了。
只有極少數寶寶因為鼻骨畸形,需要等年齡大些再做手術。
新生兒淚囊炎媽媽不必擔心。
第三種可能是先天性眼瞼內翻倒睫 多數是下眼皮的上緣向眼球方向翻轉稱為下眼皮內翻,睫毛倒伏到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層)和球結膜(白眼球的表層)引起流淚。
這種情況也比較多見,一般兩眼同時發病。這種孩子出現流淚癥狀的同時,多伴有眨眼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老用手揉眼。
父母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睛,肉眼下即可以看見睫毛倒伏到眼球上像毛刷一樣摩擦眼球表面,白眼球充血發紅,嚴重者甚至可見到黑眼球表面像毛玻璃一樣的渾濁。
如果繼發角膜潰瘍,則可以看見黑眼球表面有白色斑。
如果睫毛倒伏不明顯,刺激癥狀也不重,可以觀察,3~6個月1次定期醫院眼科復查。隨著年齡長大,等眼球長大一些后,多數先天性瞼內翻倒睫的孩子,流淚和刺激癥狀可以得到改善或消除。
如果6~7歲以后倒睫仍明顯,刺激癥狀仍較重,或者雖然年齡不到6~7歲,眼睛流淚、充血發紅癥狀很重,角膜表面渾濁不清,則需要及時看醫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16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