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剖腹產后多久會恢復月經?孕婦產前無需擔心過多,剖腹產后月經恢復一般為2、3個月,如果月子期間多加注意,應該不會出現異常,對付異常有何應對措施?剖腹產后多久來月經
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后,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出現變化,卵巢不能立即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出現產后閉經的階段。子宮在胎盤娩出后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的全過程,稱為子宮復舊,主要變化為宮體肌纖維縮復和子宮內膜再生。當子宮復舊完成后,就會發生月經復潮。

1、對剖腹產后來月經誤區:有人認為媽媽產后哺乳沒有排卵,不來月經,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一般新媽媽在產后不排卵的時間平均為70天,約40%的媽媽產后第一次排卵發生在月經恢復以前。
母乳喂哺寶寶的新媽媽,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有的要在一年后才來月經。大多數人第一次的月經量比平時月經量多,第二次月經就正常了,因此不必治療。
【治療】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多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2、經血量少
【癥狀】月經量很少,較產前相比,嚴重減少。
【原因】有的新媽媽產后月經周期正常,可是經量卻很少,甚至來一點點就完了,這就是“月經過少”的癥狀。主要原因是由身體血虛或者外傷性出血造成的,如產后大出血可造成身體血虛,以致月經過少;先天腎氣腎精不足,生產過多等損傷腎臟,以致腎氣不足,最后導致月經過少;有時內分泌正常,而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減少,或子宮內膜部分粘連,也能發生月經過少。【治療】一般以預防為主要的手段,新媽媽在平時應從以下方面注意防治:應盡量避免做能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的手術;應將避孕藥與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以避免長期使用避孕藥而造成對垂體功能過度抑制。
3、經血量多
【癥狀】新媽媽產后月經規律,但每次月經的出血量很大
【原因】月經過多主要是由器質性疾病,如子宮肌瘤所致,但最常見病因還是排卵型DUB。正常情況下,每個月經周期的經血量一般不超過30毫升~50毫升如果超過80毫升,則可診斷為月經過多。每個人月經周期的經血量都不相同,這只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了。
【治療】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月經過多,包括手術治療,如子宮切除和內膜剝除。另外也有大量藥物可以治療月經過多,如口服藥物或宮內節育器釋放藥物。產后通常采用藥物治療。
4、閉經
【癥狀】產后一直不來月經。
【原因】哺乳期可能會不來月經,再次懷孕也會不來月經,還有產后大出血導致的席漢氏綜合征、產褥感染引起的Asherman綜合癥都有可能造成閉經。
【治療】首先排除因為哺乳的原因和懷孕的可能。建議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產后月經不調怎么調理1、注意生活規律
女性產后不可熬夜,以免影響生理節律和內分泌協調性。產后注意保持平和的情緒,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亦可使卵巢功能紊亂。月經期間要注意保暖,避免水上活動。新媽媽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
2、注意休息
產后帶孩子會比較辛苦,再加上懷孕時身體負擔較重,因此,新媽媽要多注意休息,不可過于勞累。平時應注意適當補充鈣質,多休息,加強營養,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月經不調的出現。如果長期月經來潮時間不規律,新媽媽最好到醫院查明原因并進行治療。
3、保持心情愉悅
抑郁、沮喪等不良情緒,常可導致月經量減少、增多,月經提前,甚至閉經等月經不調的情況。因此,女性朋友朋友應保持心情愉悅,這不僅有利于調理月經,同時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4、合理用藥
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的癥狀,應在醫生的幫助下合理用藥,同時搭配合理的飲食,補益精氣,提高治療效果。
預防辦法
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多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新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我調養: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抑郁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
2.生活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心情則能愉悅,也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3.參加活動,避免過于安逸,造成懶惰。另外也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對健康不利。
4.在用藥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即可減少素藥對人體的損害,又能“補益精氣”,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你的孕期健康管家——哆啦孕婦食譜(yunfu66),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提供最全面最專業的孕前、孕期、產后月子知識&資訊,對懷孕40周進行全程的指導,讓你成為美麗孕媽&時尚辣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31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