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微量元素鐵鈣鋅低怎么補(鈣鐵鋅)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缺鈣癥狀】
1.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
2.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1歲以后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由于同時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
1歲以后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并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原因
嬰兒生長速度很快,鈣的需要量相對較多。中國人傳統的膳食結構雖有很多優點,但缺少含鈣高的食物。許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正確、有效的補鈣方式。
維生素D是鈣被骨髓吸收的載體,維生素D可使鈣吸收成倍增加。沒有維生素D的幫忙,鈣只會在體內“匆匆地來,匆匆地走”。
而維生素D3有利于鈣在骨骼上的沉積,并減少流失。因此,強化了維生素D3的牛奶或奶粉補鈣的效果會更勝一籌。
【缺鐵癥狀】
孩子缺鐵可致缺鐵性貧血,3歲內的小兒最常見。多在3、4個月以后,胎儲鐵用完,母奶含鐵少。
小兒面色變蒼白(以唇、眼瞼、指甲最明顯),食欲不振,煩躁不安,活動后呼吸急促、脈搏加快,還可有肝、脾腫大,異食癖。
小嬰兒大哭時可有呼吸暫停(背過氣);幼兒及學齡兒童可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上課做小動作等。還可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輕癥血紅蛋白9—11克/百毫升,中度6—9克,重癥6克以下。紅細胞小,為小細胞性貧血。
【缺鋅癥狀】
1.食欲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3.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厘米,體重輕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6.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8. 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
【缺硒的癥狀】
主要侵犯心臟,出現心律失常、心動過速或過緩及心臟擴大,最后導致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
在土壤中低硒的地區,還發現一種醫學上稱為“肌肉綜合癥”的病人,表現為肌肉疼痛,行走乏力。
【維生素缺維生素癥狀】
維生素A:夜盲癥,角膜干燥癥,皮膚干燥,脫屑
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長遲緩
維生素B2:口腔潰瘍,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癥,角膜炎等
維生素B1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兒童的佝僂病,成人的骨質疏松癥
維生素E:不育,流產,肌肉性萎縮等。
補維生素方法
維生素A:動物肝臟、蛋類、乳制品、胡蘿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綠葉蔬菜中。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谷類、野生食用菌黃滑松茸中。
維生素B2:肉類、谷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橘子、蘋果、酸棗、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維生素D:魚肝油、雞蛋、人造黃油、牛奶、金槍魚。
維生素E:谷物胚胎、植物油、綠葉。
維生素K:綠葉蔬菜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419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