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5)
最近一段時間,在世界社交媒體上興起了一個metoo的運動,這場運動旨在鼓勵女性大膽說出自己曾經遭遇的職場騷擾,一時間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女權風暴。最近這場風暴已經刮到了存在著嚴重職場女性歧視的日本。
先是日本新潟縣知事涉及援交案件,被輿論逼迫準備辭職,接著又爆出了財務省次官被指控騷擾女記者后下臺。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一家總部位于大阪的大型食品企業的社長因為他的下屬當著他的面對女性職員說了一些涉嫌騷擾的話而辭職

不管對這些男性官員的指控是否真實,這一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事情的曝出標志著日本這個男權主義盛行的國家正在發生變化。長期以來,在日本的職場,女性的地位一直非常低,大大低于其它的西方發達國家。雖然安倍的經濟政策中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提高女性地位,提高女性的就業率。
在他的經濟振興計劃中,就有這樣一條,要打破日本公司董事會由清一色的男性組成這個慣例,他提出到2020年日本企業的女性首席執行官的比例要達到10%,到目前為止這個數字僅僅是3.4%,現在仍然有超過半數的日本企業董事會里面根本就沒有女性。

不過這種局面現在面臨著非常大的改變壓力,這種壓力并不僅僅是來自于政府,而是來自于資本市場。根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在日本東證500指數成分公司里面,有一名或一名以上女性董事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是20倍,而沒有女性董事的公司市盈率只有18倍。
有女性董事的上市公司的市凈率,也就是股價是凈資產的的比值是兩倍,而沒有女性董事的上市公司市凈率只有1.5倍。當然,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并沒有非常完美的科學解釋,但是不能不說女性職員的比例,女性職員在公司的地位的確對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行事風格是有很大影響的。
不管這種聯系是否牽強,有一件事是一定會影響到投資者對這家企業的判斷和投資,那就是在metoo運動盛行下的日本職場,如果一家企業被爆出節目開始提到的那些騷擾丑聞,這家公司一定會受到巨大的聲譽損害,付出不可估量的經濟代價。

在這種背景下,對于那些不愿意正視職場女性權利,不愿意重視性別多樣性問題的企業,多數投資者肯定是不會貿然進行進行投資。很多國際投資咨詢公司已經公開呼吁股東們去反對沒有女性董事的公司的董事長和總裁的任命。
面對這種世界范圍內女權運動高漲的企業文化變革,一貫大男子主義盛行的日本企業恐怕不能再掉以輕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46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