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熊孩子闖紅燈被車撞飛(斑馬線上撞飛8歲小孩)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刷微博時,一條微博引起了我的注意:司機無視法律!在斑馬線上把8歲小孩撞飛。一看視頻,才知道這位司機朋友遭遇了“鬼探頭”。
我然后又在微博熱搜上搜索了“鬼探頭”,彈出的相關“鬼探頭”的事故比比皆是,結合我在實際工作中的總結,發現“鬼探頭”事故發生的概率之高,令人震驚。“鬼探頭”真的就是這么鬼怪離奇嗎?

● 什么是“鬼探頭”?
“鬼探頭”就是雙方交通參與者彼此都存在視覺盲區,發現危險時,已經沒有時間和空間來采取措施的交通事故。
● “鬼探頭”最常見的情形:
一是指在A車超越B車時,從B車車頭前,突然跑出行人或駛出電動車、摩托車的情形。

二是指在A車與B車會車情況時,突然從B車尾部,突然跑出行人或駛出電動車、摩托車的情形。
三是指行駛在有中間綠化帶路段時,突然從綠化帶中間跑出行人、電動車及摩托車的情形。
四是指行駛至巷道、村莊道路時,突然從建筑物(或障礙物)后邊跑出行人、駛出電動車、摩托車的情形。
● “鬼探頭”事故的特點與危害
“鬼探頭”事故的特點是視線受限制,距離近、時間短,駕駛員遇上時往往到了避無可避的地步。
該類事故發生時,雙方參與者往往都來不及采取任何措施。 事故的接觸角度往往又是垂直接觸碰撞;行人或電動車、摩托車絕大多數被碰撞后改變原來行進方向,而后被拋出;如果雙方車速較快的話,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非死即傷。
因此說,“鬼探頭”事故是行車中的定時炸彈,令人防不勝防,十分危險。

好多駕駛員經歷“鬼探頭”后的感受是:當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后果只能是聽天由命。說明當時的素手無策,無計可施,眼睜睜的看見事故發生,對駕駛員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作為機動車駕駛員如何來預防“鬼探頭”事故● 首先從地點上預防
(1)斑馬線:車輛在超越前方機動車時,遭遇從被超車輛前方斑馬線突然跑出的行人;
尤其是具有兩條以上行車道的斑馬線,因為街道寬,人行紅綠燈設置分配時間短,或者沒有人行紅綠燈,行人在斑馬線橫過街道時,往往行走速度較快,或者跑步過斑馬線;
車輛在超越相鄰車道車輛時,駕駛員與行人視線都會受限制,很有可能遭遇“鬼探頭”事故。
(2)公交站點:車輛在超越公交車時,遭遇從公交車前方跑出的行人或電動車、摩托車;還有一種是在鄉村路段,在與停放中的公交車會車時,突然遭遇從公交車尾部跑出來的行人,造成“鬼探頭”事故。
為什么城市公交一直強調前門上,后門下,我想也是避免后方來車時,從前門下的乘客,從車前橫過公路,引發“鬼探頭”事故。
(3)設有路邊停車位的街道:車輛行駛在路邊停放車輛的街道時,很可能與從停放車輛中間跑出來的行人,發生“鬼探頭”事故。
● 其次是時間節點、天氣情況上預防。
(1) 時間節點:應注重上下班、上下學時間。因為這兩時間點,人們著急上班簽到、學生急切上學;下班、下學大人小孩都急盼回家,就有可能加快步伐,或騎電動、摩托車就疏忽觀察,在車流夾縫中橫穿公路,極易引發“鬼探頭”事故。
(2)天氣情況上也要加以防范。天氣突變或下雨初始,行人或電動車、摩托車又不具備遮雨條件,加快回家的進程,勢必在橫過公路時,疏于觀察,遭遇“鬼探頭”事故。
● 最后在操作上預防:養成備剎車、按喇叭的良好習慣

駕駛員一旦發現前方路況或周圍環境視線受限,例如發現前方有公共汽車停靠,或大型車輛停靠,習慣性的把腳從油門上挪開,放在剎車踏板立即減速,減速后、緊接著按喇叭鳴笛警告,低速通過視線盲區,能從很大程度減少“鬼探頭”事故。
總結鬼探頭事故絕大數發生在機動車與行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可能是機動車作為強者,相比非機動車、行人,應當注意的義務和避讓措施要求更高,所以在事故發生后,所要求承擔的賠償責任更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二項: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一旦遭遇“鬼探頭”事故,即使沒有責任,駕駛員朋友也脫離不了干系,事故處理起來,費時、費腦、費精力。正如俗話說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機動車駕駛員朋友應當高度重視“鬼探頭”事故,防微杜漸,從根源上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從而遠離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煩。(文/卡家號:薛曉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643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