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青島8個月寶寶高熱)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7月里的一天,8個月大的小夏(化名)忽然出現,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7月里的一天,
8個月大的小夏(化名)忽然出現
高熱、頻繁腹瀉,
大便一天10多次,
均是黃綠色稀糊狀便,
含有大量果凍樣的粘液及紅色血塊。
同時,
小夏開始精神萎靡,煩躁不安……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寶寶的“便便”有膿血?家長們小心這種夏季高發傳染病
寶寶出現的這些癥狀,可嚇壞了小夏媽媽,趕忙帶著孩子到青島婦兒醫院感染門診就診,接診醫生查體時發現孩子已嚴重脫水。
根據孩子病情,感染科團隊立即給予小夏靜脈補液,查血常規、糞便常規及糞便培養,結果顯示小夏感染了沙門菌腸炎。查明了原因,經過抗生素等對癥治療,小夏很快恢復正常。
仲夏已至,
到感染門診就診的
類似小夏的患兒開始增多,
非傷寒沙門氏菌是
近幾年青島地區
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
常見于五歲以下兒童,
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
急性期腹瀉可能造成脫水和休克嚴重甚至腸破裂穿孔
沙門菌腸炎好發于夏天,但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一般在吃入污染物后六到四十八小時出現癥狀。輕則黏液便、水便、腹痛、發熱;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甚至嘔吐。典型的沙門氏菌腸炎之糞便呈深綠色帶黏液,就像是「臭水溝里長滿青苔的污泥」一樣,如有血絲便,更像「長滿青苔的污泥參雜蕃茄醬」。
急性期腹瀉可能造成脫水和休克,此外容易引發高燒不退、敗血癥、壞死性腸炎、腸出血、甚至腸破裂穿孔等。如果病兒抵抗力不足,病菌易侵入血液后導致敗血癥。此外還可能侵入腦膜引起腦膜炎,或造成肝膿瘍、肌肉膿瘍、骨髓炎等。通常年紀愈小,發生合并癥機會愈多。
一般而言,在經過適當治療之后,高燒和腹脹等癥狀會陸續改善,少數病人還會有持續的慢性腹瀉,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非傷寒沙門氏菌還可能在病人體內停留一段時間,糞便中會持續排出病菌達一至二個月之久,在病人體力變差或病毒感染時,可能會再發病。
這些常見的東西都可能是主要感染來源
非傷寒沙門氏菌會寄生在人類以外的宿主身上,包括許多家禽家畜甚至爬蟲類,而雞糞污染的雞蛋與蛋殼,是大家常接觸卻易被忽略的感染源。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也容易被感染。此外,鮮奶、水果、魚蝦、火腿、小寵物(如小烏龜)……等都是主要感染來源。
沙門氏菌腸炎雖然可怕,
卻可以預防
↓↓↓
注意公共衛生,改善飲食清潔,注意感染源之隔絕,喂食寶寶前自己一定先洗手等,均可達到預防效果。如果發現疑似“沙門氏菌腸炎”的癥狀,應立即醫院就診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趕緊轉發到朋友圈,
提醒更多家長注意吧!
此外,青報君從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獲悉,2020年7月13日0時至24時:
山東無本地住院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63例,死亡7例,治愈出院756例。
山東無新增境外輸入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0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治愈出院29例。
山東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正在隔離觀察治療的無癥狀感染者6例(均為境外輸入)。
目前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2407人,尚有147人正在接受醫學隔離觀察。
記者 | 郭菁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67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