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哄睡搖晃會影響智力嗎(你常用的這一招)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如果你要問我做媽媽后最煩惱的是什么?我一定會告訴你:哄寶寶睡覺!相信幾乎所有寶媽說到哄娃睡覺,都會說:真的是太難了!
距離我生完寶寶已經有幾個月了,想起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真的是欲哭無淚。
因為我家寶寶絕對是現在缺眠寶媽口中的“睡渣寶寶”,白天不睡,晚上常醒,讓做媽的我痛苦不已。而月子期間也因為哄寶寶睡覺的問題而和親媽、婆婆都吵得不可開交。

媽媽和婆婆都是非常傳統的人,十分愛小孩,自認為帶個孩子還是很有經驗的,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月子期間就由她們輪流照顧寶寶。沒過多久,我也逐漸習慣了奶奶、外婆的帶娃模式。但是還沒出月子,我就發現問題來了。
不是吃喝拉撒的過量,也不是穿衣洗漱的有誤,而是哄娃睡覺的節奏實在太“帶感”了。寶寶睡前總是無可避免地會哭鬧上半天,影響我休息,也給鄰里帶了“噪音”。
所以媽媽們在晚上會把寶寶抱到客廳里,以“人工搖椅”的模式開始搖晃寶寶,起初我也覺得孩子就是這樣哄的,后來看到搖晃的幅度和頻率越來越大,我就有點擔心了,查了育兒專家和產科醫生的相關博客才知道,通過用力搖晃這一招來哄睡寶寶會導致他們得上“搖晃綜合癥”,特別損傷大腦。結果就是媽媽們被我好好上了一課。

什么是搖晃綜合癥?
搖晃綜合癥,又稱搖嬰癥或SBS。由于嬰兒被長時間不停搖晃而對大腦產生的傷害。強烈的晃動導致腦損傷,不管有無發生過和外界物體的碰撞,猛烈的搖晃會導致顱內揮著大腦附近的出血,腦神經嚴重受損,致使眼內出血和其他傷害。
每年接近5萬嬰兒患有搖晃綜合癥,2000例嬰兒因此死亡。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在嬰兒3個月到8個月的時候。
家長:我怎么才能辨別出自己的寶寶有沒有被“暴力搖晃”過?
隨著現在家庭條件都越來越好,很多工作忙碌的父母會選擇月嫂、育嬰師來照顧自己的寶寶。而新聞上總是出現她們有意或無意傷害到孩子的負面消息,令寶媽心生恐懼。
怎么得知寶寶是否被“被搖晃癥”,取決于寶寶受傷后的癥狀表現,不太明顯的有:頭暈、嘔吐,嗜睡以及無食欲,而確認為搖晃綜合征的寶寶可能就會有表情呆滯,反應遲鈍的情況。
腦損傷嚴重的寶寶大腦中氧氣缺失,神經系統會出現問題,有呼吸困難、癲癇或短時間的失去意識的癥狀。
父母發現上述情況后一定要趕在寶寶生命受到危險前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去醫院救治。
“暴力搖睡”不可取,傷害寶寶風險大
對于一歲以內的寶寶,特別是0至6個月的嬰兒,大腦的發育還不是特別的完善,哄睡寶寶的時候,如果動作幅度較大或長時間地快速搖晃嬰兒,可能會造成其腦部傷害從而影響智力發育,導致學習障礙、動作遲緩等危害。
因為1歲以內的嬰幼兒頭部約占全身重量的25%,且頸部肌肉柔弱,難以有力地支撐頭部,在被搖晃的時候會使寶寶脆弱的腦組織不斷地和顱壁發生碰撞從而損傷大腦。因此“搖睡”的危害非常之大,不僅會造成輕微的腦震蕩,嚴重的還會讓寶寶患上癲癇、視力障礙,甚至導致寶寶顱骨內出血,如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會產生生命危險。
那么正確的哄睡方式是什么呢?
如果想讓寶寶在輕松自在的“節奏感”中安心入睡的話,媽媽們可以將寶寶貼在身體上,靠腰部的力量輕輕地、慢慢地來挪動,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來回搖晃。千萬不能用胳膊、靠慣性“甩”寶寶。
睡覺前,寶媽還可以將寶寶放在床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上或者背部輕輕地、有節奏地拍打,同時放一些安撫音樂,這也許會花一些時間,但是卻能讓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好習慣。
除了頻繁用力搖晃哄睡寶寶,以下幾件事也要禁止對小月齡的寶寶做:抱著寶寶旋轉、在空中拋接寶寶、將寶寶遠距離拋到床上、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隨意抖動和翻躺、過度依賴“哄娃神器“(電動搖椅、旋轉玩具等)。
大人們不能抱有絲毫僥幸心理,覺得稍微做一下沒有關系,殊不知這些行為都藏有損傷寶寶脆弱的關節以及尚未發育完全的大腦的隱患。它們會影響寶寶智力和身體健康,有些嚴重的還會產生永久性腦損傷并威脅到生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67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