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3)

職場、生活中,為什么有的人到哪里都被邊緣化,總是沒朋友?
我是小靜,每天分享讀歷史的感悟,請點個關注。
《資治通鑒》第25卷,漢紀十七(公元前66年)
【原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日:“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則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譯文】
當初,霍氏一家驕橫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無度的人,必然傲慢不遜;傲慢不遜,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會受到眾人的厭惡。霍氏一家長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厭惡,天下人厭惡,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滅亡呢!”
【分析】
霍氏在霍光死后覆滅,并不是這種以權臣為中心的利益集團,最終都要走向滅亡。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屹立不倒的世家多得很。
霍氏一族覆滅的原因這里說得很清晰,主要分三點,也有遞進關系。
首先,獨占利益
奢侈無度,傲慢不遜,帶來的結果就是自己把權利都拿了。
霍光活著可以廢立太子,死后霍氏卻被朝臣排斥。
這個很好理解了,擋著別人升官發財的路,別人必然恨他們。
平常生活中,好處都拿了,被人記恨是很好理解的。
其次,把持朝政
漢宣帝是霍光廢立劉賀后,重新選拔的,歷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出身低微,基本上屬于被遺忘的皇族了。
霍光在世時,漢宣帝隱忍不發,但是霍光去世后,漢宣帝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削弱霍氏勢力。
出現這樣的結果還是過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影響到了領導的利益。
霍光廢立劉賀舉出了入長安后,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錯事,要多扯淡就有多扯淡。
宣帝上位更是所有事務都要霍光批示后,才秉承宣帝。
換了誰這個皇帝都當不好吧,每天可能都在想如何翻盤。
最后,犯上作亂
眼看著宣帝已經動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最后只能選擇造反。
但是名不正言不順,最后走向失敗。
為什么霍氏造反就不能成功呢?所謂的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呢?
大逆不道就是違反了大家遵從的制度,制度說到底是利益分配的方案。
漢宣帝時,各方勢力穩定,遵守現有制度,宣帝的皇位是具有合法性的。
有人要壞規矩,等于損害各方的利益,自然要被所有人反對。
再加上上邊兩點,不分配利益給他人,長期把持朝政惹毛了領導,最后還想造反,被滅族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其實最后這點只是霍氏破罐子破摔了,得罪了所有人,領導也不愿意撐腰,,就算不造反,最后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說到底還是利益的問題,霍光在位就能安穩,是霍光善于分配利益,保證了權利的穩定,霍光死后,各方反對勢力就都站出來了,宣帝能夠剪除霍家,也是這個原因。
【感悟】
生活中一個人被孤立,不在于他們是否是情商低,不會說話,性格孤僻的人也會有一些朋友。也不是巧舌如簧,性格外向的人所有人都喜歡。
背后還是看這個人面對利益的態度,善于分配利益,這個人沉默寡言,也有相應的詞語夸贊他,一個人口若懸河,說個不停,想夸他一樣有很多詞語。反過來也一樣,傷害了別人的利益,貶損他也能找出一堆話說。
正如前邊說的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世家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依托這套方法,可以與各方勢力交換利益,所以傳承千年。
如曲阜的孔家,龍虎山的張家。他們都是掌握了一套利益分配體系的解釋權,各方勢力與他們合作都能拿到好處。
生活、職場也一樣,有會與人做利益交換,才能融入集體,否則必然被集體拋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67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