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曾國藩攻克天京后續(曾國藩之衛道救時)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第三章
史上有名笨小孩 取得學名叫“子城”
5歲蒙學始得學名叫“子城”
曾麟書因學業未通達,于是就開了私塾。當自己的兒子到了5歲的啟蒙年齡時,自然就放在自己眼前開學啟蒙,也方便時時看護與教導。既然要讀書,就不能再用乳名了,而需要一個正式的名字。作為曾家有文化的“飽學之士”的曾麟書來說,取名字自然是他的事了(還有一說,是他的另一位來自長沙的啟蒙老師陳雁門所取,本書后文述及)。

于是,翻閱了許多經典,后來取自《孟子·離婁下》中“曾子居武城”中的字,而取名為“子城”。并未真正弄懂“曾子居武城”之原意,只略將其認為是“對其學業有成”之期待,自此,便將寬一稱為曾子城了。
聰明孩子巧審失蛋案
在曾麟書的私塾里,有一班年齡差不多的孩子開蒙識字,由于子城是隨自己老爹讀書,自是十分乖巧,一度還成了同班蒙童中的好學生了,還表現的特別聰明。
正是在此期間,發生一起“雞蛋丟失案”。此案有兩種說法,分別輯來簡述。

一說是曾子城五歲啟蒙,六歲便在父親的私塾中接受教育,他不僅繼承了父親刻苦嚴謹的治學風范,并且天資遠在其父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死讀書,而是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實踐。這自是表達子城分外聰明無疑了。
曾子城正年幼長身體之時,有一次父親為了給他們兄弟五個補充營養,便煮了五個雞蛋,好讓他們私塾放學時回來吃。
可當曾麟書再回到家中的時候,老婆江氏告訴他煮的五個雞蛋竟然只剩下了四個,有一個不知被誰偷吃了。
曾麟書也沒著急,突然想到可以用這件事借機來考驗一下幾個兒子如何判別推斷。于是,告訴他們幾兄弟,雞蛋少了一個,你們誰能想個辦法,幫你們母親找出是誰偷吃了那個雞蛋。四個弟弟都撓著頭,面面相覷一臉茫然,只有曾子城略微思索了一下,告訴父親:“爹爹,讓我來試一試吧”。
于是,按照曾子城說得開始準備:先找了個盆,里面裝上清水,然后把家里面所有人都叫過來,讓每人輪流喝一口水,吐到盆里面,自己站在旁邊觀察。
很快,曾子城發現其中一個仆人吐出的水里面有蛋黃粉,立刻指出就是他偷吃了雞蛋。這個仆人也不敢狡辯,就承認做了錯事,嚇得連連求饒,并將偷吃雞蛋的事情和盤托出。曾麟書雖然當即處罰了這個仆人,但同時也非常開心,覺得大兒子曾子城果然非常聰明,將來定能當個如包青天一樣的大清官審理案子。于是,對他的要求更為嚴格,敦促他們好好讀書,求取功名,待長大后也能審理大案,為被冤之人平反昭雪。這則故事,反映了年幼的曾子城細心地觀察、縝密的思維研判能力,自小便展露崢嶸,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難怪成功后其更加穩健與老辣!
但,此說不可信,什么五兄弟?他最小的弟弟小他在十歲以上,若小弟入學了也至少5、6歲,而曾子城差不多已到衡陽讀書了,哪里還與弟弟們一起蒙學初開呢?!
另一說則可信度大些,故事的整個情節差不多,只是五兄弟換成了同班的學童,這就有了充分的合理性了。
說起曾國藩幼時聰明,相信的人不多,相關佐證資料則十分稀少,其本人向來不認為自己聰明。若說起笨拙、木訥、反應慢,這一類的段子倒是可以隨手拈來,既使他本人也多次承認自己屬于“結硬寨、打呆仗”之人,靠得是“貴有恒”、“不自欺”。
被逼急造反作弄老師陳雁門
來看看曾子城讀書不聰明的事兒……
說起讀書,曾子城可算不上天資聰穎之人,甚至達到了笨的可鄰程度。關于他的愚鈍,甚至于有幾則關于笨小孩的故事流傳……
一則是寬一五歲時,曾星岡突到長沙,半月后回來,說:“費力給寬一請了個好先生,大名叫陳雁門。陳先生教的學生曾出息了兩個舉人。過了元宵節就來給寬一開蒙,先得收拾一間書房。書房的名字,陳先生也給想好了,就叫‘錫麟齋’,對麟書也有好處的。”
元宵節過了兩天,兩個轎夫抬著一個坐著轎子白胡子老頭來到曾家,看上去腿腳也不大利索。

到底是長沙城來的有氣派,蹣跚著在堂屋正中端坐坦然受了寬一的拜師禮,老師還給他取名子城,字伯涵(雁門師取名說),就在錫麟齋開學了。
他操著長沙話,給曾子城講北宋汪洙《神童詩》勵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然后說:“子城,你記住,令祖和令尊只是田舍郎而已。他們請我來教你讀書,就是想十年八年之后,能登上天子堂!”
曾星岡在外聽到陳先生這么說,還能讓寬一登上天子堂,心中暗暗想:“果然是名師出高徒,一年十八兩銀子,值”!
寬一有高師管教,麟書便放了心。為了補貼家用,他也開辦了“利見齋”, 教周邊鄉村的十幾個蒙童識字,同時,自己也讀書,繼續準備參加童生考試。
書塾里讀書,除識字之外,最重要的是背誦。但凡先生教過的,必須背得滾瓜爛熟。
但陳先生發現,曾子城的記性不是一般的差,對這種笨人,只有用戒尺打手掌,別無他法(從這點看,這陳先生的真本事如何就大體知其一二了)。
任誰被打得多了,也難免會心生仇恨,何況是把人逼急了,那后果也是十分可怕的。曾子城也是這樣,總想找個機會報復。

還好,他報復時并非要下死手。一天,就想辦法要整陳老頭一次,否則,挨打不知何時才是個頭。他就想方設法在陳先生常去的茅房里做了手腳,導致腿腳不靈便的陳先生仰面朝天摔倒在茅房里,弄得滿身污穢,灰頭土臉。雖說明知是曾子城搗的鬼,但苦于沒證據, 只能自認晦氣。曾麟書得知這惡作劇后,再三向陳先生道歉,又被陳雁門幾番羞辱解氣之后方才作罷。
曾子城的母親江氏也覺得除了他之外,也不可能有別人,但見子城否認的堅決,說得斬釘截鐵一般,也自知自己崽之脾性的娘,最知子城一旦倔起來也是象個頭犟驢,知再逼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出來,就不再說什么。但卻仍不忘借機教誨兒子:“寬一呀, 你要記住: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還有,家里的神龕上,都寫著‘天地君親師之位’的。先生是上神龕的,必須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尊敬老師,容不得半點不敬。你要想將來出人頭地,就必須得老老實實聽從先生的教誨!”雖說曾子城也知尊師、聽母訓導,但也顯示出了他不畏強權、敢于反擊的堅毅性格。
"青史留名"笨小孩
還有一則描述曾子城讀書笨的段子,比較有名的關于"笨小孩"的故事:
坊間流傳著的這則“笨小孩”的故事,頗有些無厘頭的色彩。先來看看都有哪些說辭?
道光五年(1825年),曾國藩十四歲那年冬天,一次晚飯后,曾子城按老師的要求要背誦范仲淹的這個千古名篇。
該文,也就是全文才516字的《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貶到鄧州做知州時,應友人之約所作的。千百年來,都己列入必讀必學名篇,現也是中學時期語文課本的必背篇目之一。
一篇500多字的小文,若是正常智力之人十幾二十遍也差不多能背誦了,根本用不著反反復復、幾十甚至上百遍,一耗幾個時辰也背不下來的,足見故事在故意刻畫一個笨得出奇的人。

還有的版本傳得更邪乎的,說他笨得竟然比不過一個小偷?一天晚上,一個小偷入夜時潛入他家,先是躲在梁上,以便尋機偷竊。那時人們一般晚飯后,不久就上床睡覺了。那晚,曾家大公子又是在背這篇名文。不知為什么,就是記不住、背不下來。這下,激起了曾家公子的牛脾氣,死磕上了,非要一次性把這篇文章背下來不可。
好一番功夫,可是幾個時辰也還是沒有拿下來,搞得那賊人在他家房梁上躲了那么久,蜷縮著的腿腳早就麻木酸痛的好象不是自己的一樣了,卻總也逮不著偷東西或溜走的機會。
這時,下面卻還再不斷傳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無聊誦讀聲,簡直令小偷煩心透頂極了。這書讀的!多好的文呀,被這笨人讀得既無感情、也無韻味,不但沒有節奏,連基本的語句也不流利,太折磨人了。
小偷實在受不了了,就“撲通”一聲從梁上跳了下來。曾子城被嚇一跳,馬上丟開書,蜷縮著躲在了墻角那邊。
只見那人指著曾子城的鼻子嘲笑著,譏諷道:“真是笨得可憐,這么笨!還念個什么圣賢書呀,讀書人的臉簡直都讓你給丟盡了!哼哼哼百來遍了還記不下來,連我聽這些遍也早就會背了。你聽好了,我背給你聽:《岳陽樓記》,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口氣背完后,氣乎乎地推開房門揚長而去。曾公子被這一幕驚到了,過了好久都回不過神來。
也真是的,一個一天到晚除了讀書,可以說別的啥事兒也不用干的人,竟然連一個應該是沒讀過書的小偷都比不過,怎么可能?可,這“笨小孩”的名聲還是在方圓幾十里內傳了開來,甚至達到了“青史留名”的程度!
這1“笨小孩”的故事太過于夸張,不足信。權當知其不夠聰明伶俐就是,沒必要過于較真兒。
曾子城雖然是年少愚笨,但他的身上卻有一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倔犟勁兒,更是養成了只要想做的事,就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習慣!
此后,他愛讀書,而且凡是讀著的書,必須一本書看完才換書,書未看完時絕不翻看其他,而且堅持每日讀幾十頁。且一定要讀史書,并規定自己每日至少讀《二十三史》(大清之后才有《二十四史》)十頁。后來的家訓里寫道: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這些,還是十分值得今人借鑒的。
性格內向自卑被人欺
還是在其幼時的私塾時,有一次先生在課堂上給學童們布置了作業,讓他們下午交上來。吃過午飯后,其他同學都興高采烈地帶著完成的作業來到了先生面前。曾子城連午飯都沒顧得上吃,卻仍是沒有完成。這時,旁邊一個游手好閑的少年得知情況后大聲嘲笑起來,并幸災樂禍地說:“我這就告訴先生去,看先生怎么懲罰你?!痹瓉?,正直的曾子城曾多次告發他做壞事,因此他對曾子城早已是懷恨在心了。
這少年跑到私塾先生面前,指著躲在門口的曾子城大聲說:“先生,他的作業沒完成還沒交?!贝蠹宜刂壬回瀲绤枺矝]有完成作業的都會得到懲罰。少年說完,便站在一旁,等待先生懲罰曾子城,自己好看他的笑話。意思是:看你以后還打不打小報告。沒想到先生聽完只是淡淡地說:“好了,我知道了?!鄙倌旮杏X到意外,就吃驚地問:“先生不懲罰他了嗎?”私塾先生微微一笑:“懲罰是必須的,不過這是我和學生們之間的事,所以,請你回避一下,你先去吧?!?/p>
少年走后,私塾先生照例懲罰了曾子城,不過曾子城平日里十分努力和勤奮他都看在了眼里,心里也是有數的。而曾子城和那個少年的之間的矛盾,先生也是早有所耳聞。于是,在懲罰曾子城的時候,他選擇了不讓少年觀看。
這樣的安排,既表示了對曾同學的自尊心的保護,也彰顯了治學的嚴肅——課堂上的事情謝絕外人參與。更表現出了先生明辨是非、巧妙處世的高明手段。尤其是那種維護他人自尊和學習熱情的理念更讓曾子城深有感觸,對他一生的做人處事與人際交往都產生了深深地影響。
從這段子所處的年齡段和所發生之事,均給曾氏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嚴師的治學風格更讓其由原先的不理解到成年后的篤定,還主動介紹自己的兄弟師承其人。
隨著年齡漸大,學業漸長,家里又給曾子城找到了名師,即將前往求學。究竟子城師承何人,將于何地求學?欲知后事如何,敬請關注下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7151.html
上一篇:孕婦蟹味菇(蟹味菇為什么要焯水)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