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傍晚下小區花園散步時,看到一位媽媽用推車推著一個七八個月大的寶寶,小家伙正忙著吸吮著手指,吸溜吸溜的,口水卻一串一串地掉下來。
這時候寶媽也發現了孩子吸吮手指,上前一把把手拉出來,用紙巾給他邊擦拭邊說道:“哎呀你個小淘氣,又吃手了,一吃手就流口水,看看臉都成什么樣啦,真是……”
仔細一看,原來寶寶嘴巴周圍長了一圈紅紅的小疹子。這么熱的天氣,還長口水疹,想必娃肯定很不舒服。好好的娃,怎么老愛流口水呢,是生病了嗎?這是每一位媽媽都需要了解的育兒常識,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寶寶嬰兒時期流口水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你知道嗎,寶寶流口水并不是一直持續的,可能會呈階段性出現。比如說新生嬰兒很少流口水,口水“泛濫”大約是從3個月左右開始,6個月左右到達高峰期。
此后有些寶寶約8-9個月就不會流了,但也有些寶寶可能會推遲到2歲左右。如果寶寶兩歲之后仍見流口水,那么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或是病理性原因所致,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診治。
雖說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終歸是存在一定的誘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寶寶流口水不止呢?以下6個誘因,媽媽們要了解:
生理原因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所以他們并不會流口水。3-4個月,寶寶的唾液腺發育,但是口腔還很淺,吞咽功能又不是很協調,所以分泌口水之后吞咽不及,就會順著嘴角流出來。
這屬于生理性的流口水,不需要特別處理,及時給寶寶擦干即可。

大多數寶寶會在4-6個月進入出牙期,在牙齒還沒長出來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流口水。這是由于牙齒萌出,讓寶寶的口腔牙齦很不舒服,而這種不適感又會刺激他分泌唾液,所以流口水的情況會更明顯。
這種情況通常在寶寶的牙齒長出來以后,就會完全消失。
吸手指1歲半以內的寶寶都處于口腔敏感期,很多寶寶喜歡吸吮手指或奶嘴。這能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口欲,但同時也會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口水,因此流口水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睡姿不正確寶寶睡姿不當,也會流口水。比如我家娃小時候就經常側臥睡覺,嘴巴容易張開,口水就會自然順著嘴角流出來。俯趴更是不用說了,口水只會流得更多。所以媽媽們可嘗試改變寶寶的睡姿,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建議可以側臥和仰臥交替著睡。

寶寶白天玩得太興奮、過于緊張或者疲勞,可能引起神經功能輕度紊亂。到了晚上睡著后,寶寶的大腦發出分泌唾液的信號,因此在他無知覺的情況下口水就會流出來。
病理性原因病理的原因導致流口水也分多種情況,比如:
孩子呼吸道感染,鼻子不通等因呼吸不順暢而張口呼吸,導致流口水;
寶寶患口腔病,比如牙齦炎、牙周炎或者舌炎等,也會流口水;
存在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支配唾液腺的神經異常,導致唾液腺的分泌失衡,引起口水增多、外流。
此外,中醫認為孩子脾胃虛、寒,會使身體的水液代謝失調,脾胃無法運輸液體,孩子就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在睡覺時尤為突出。

了解了寶寶流口水的原因,想必媽媽們也放心多了。除了病理性原因,其它多是不用特殊處理的。但日常一定要給寶寶做好護理,否則就如前文所提那位寶寶一樣,容易長口水疹,或引起別的身體不適。
對于“口水寶寶”的護理,莞媽總結了幾個小貼士送給大家:
注意清潔
寶寶經常流口水,媽媽們要多留意并及時為寶寶擦拭,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用質地柔軟、吸水強的棉巾或手帕去擦拭,擦的時候最好用"沾",以免反復摩擦損傷寶寶皮膚。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溫清水來給寶寶清洗口水浸過的皮膚。
皮膚護理
寶寶嘴和下巴周圍的皮膚經常被口水“浸泡”,如果不注意護理的話,特別容易長出口水疹。每次給寶寶清潔皮膚后,不忘記涂抹一些寶寶專用的潤膚霜。平時要給寶寶戴上口水巾,防止頸部的皮膚被浸泡和刺激。

勤換衣服被褥
寶寶的口水停留在衣服、口水巾或者被褥等織物上,容易造成污染而滋生細菌。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勤換勤洗,并且經常放在陽光下照射,以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吞咽及口腔功能訓練
寶寶流口水有很大原因在于口腔動作不協調、吞咽功能沒有發育成熟。媽媽平時也可以幫助寶寶進行訓練,使唾液腺的分泌和口腔協調能力保持平衡,減少流口水。
比如:讓寶寶模仿大人吞咽口水的動作;還可以給他們喂吃些餅干、磨牙棒、蔬菜條等,這不僅有助于牙齒萌出,還能增強咀嚼和吞咽的能力等。
勤剪指甲,少逗弄寶寶的臉頰
寶寶流口水刺激,尤其是長出口水疹的時候,皮膚瘙癢刺痛,難免會用手去抓撓,把皮膚抓破更容易引發感染。所以媽媽們要記得定期為寶寶修剪指甲。
有的爸媽看著寶寶肉嘟嘟的小臉,特別喜歡親吻或揉捏寶寶的臉頰。殊不知,這樣的動作會刺激到寶寶的唾液腺,反復刺激之下,口水流得更多。真心疼寶寶的話,可以親親他的小胳膊或小腳丫,孩子會更開心哦。

你家是不是也有個“口水娃”?這幾乎是每一個寶寶成長發育必經的階段,所以媽媽們且寬心。寶寶口水流得多,媽媽可先自行判斷是什么原因引起。
多數情況下,寶寶流口是正常的,我們平時做好護理更為重要。隨著寶寶的成長,約1.5-2歲左右,寶寶便會告別“口水娃”,流口水的情況就基本消失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78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