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出牙的征兆和處理方法(寶寶出牙的征兆)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你家寶寶出牙了嗎?還沒出?那要做好當人肉磨牙棒的心理準備(其實有沒有心理準備都一樣)。
出了?還是哺乳時被小崽子咬疼的?好吧,爸媽的必經階段來了——
寶寶出牙是啥時候、有啥征兆、出牙順序如何、怎么護理那些小“米粒”……爸媽關心的,都在文章里。
寶寶出牙的征兆

一般來說,寶寶6個月左右就會萌出乳牙。理是這個理,那有沒有什么征兆呢?
有啊,不過就算知道這些征兆,爸媽也逃不過被咬(過來人發出了杠鈴般的笑聲)。

最明顯的就是流口水,尤其是出牙前的2個月,飛流直下三千尺,就問你口水巾夠不夠。
有時候口水太多,還會讓寶寶有輕微的咳嗽或反胃,只要沒有其他癥狀,爸媽不用擔心。

有的寶寶還會把小手伸到嘴里去抓去撓,爸媽納悶的話,去看看他們嘴里是不是有局部的牙齦發白或略微的充血紅腫?
還可以洗干凈手后去摸摸寶寶的牙齦,有尖尖硬物的觸感,嗯,小“米粒”快要“破土而出”啦。

還有的寶寶執行力強,直接啃啃啃咬咬咬,這種逮啥懟啥的調調,其實是借著啃咬的動作,來緩解一下牙床要冒牙的壓力。

最讓爸媽頭疼的就是哭鬧,不分白天黑夜,“我嘴巴里不舒服,你們也別想睡”……當牙齒的小尖尖越來越有“破土而出”的趨勢,寶寶的疼痛和發炎等情況就越甚,加上出牙才不管晝夜只管埋頭苦干,所以寶寶晚上也會經常哭鬧。不過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寶寶6個月了還沒出牙是缺鈣?

之前小南說寶寶出牙一般是6個月左右,就有爸媽掐著時間來問了“我們都過6個月了,還沒出牙,要緊嗎?”
出牙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可能會早于6個月,有的寶寶要到8、9個月才長牙,并不是“集體行動”的。

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發育沒有問題,也沒有生病,出牙晚可能是基因遺傳,說明寶寶的骨骼生長比較慢。不過慢歸慢,不會影響到以后的骨骼生長發育,畢竟影響寶寶身高的因素首先是遺傳,然后是睡眠、運動、飲食這些,沒出牙早晚什么事。

至于鈣……不要啥鍋都讓缺鈣背好嘛。
寶寶缺鈣癥狀如圖,而且還得去醫院檢查、綜合分析后才能判定,單憑出牙晚來定奪,這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不負責。

小南就曾見過一些寶寶,因為8、9個月了還沒出牙,被爸媽狂喂了鈣片和魚肝油后,出現維生素D過量甚至中毒被送到醫院。
不過寶寶出牙太晚的話,比如圖中這些情況,爸媽還是要重視一下,看看是不是疾病的原因,需要去醫院做個檢查找找原因。
出牙的正常順序

時間方面爸媽都知道得差不多了,那么先出什么牙后出什么牙知道嗎?
出牙的先后順序會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排排坐分果果”:
一般來說,6-7個月時,寶寶會先長下頜的2顆中切牙,再長上頜的2顆中切牙。

“先下后上”,各2顆。

保持隊形,同樓上。

保持隊形 1,同樓上 1。

保持隊形 2,同樓上 2。

只要寶寶在1歲前萌出乳牙,個體差異都屬于正常范疇。
有些寶寶的順序可能會有偏離,這跟遺傳、營養等都有關系,只要最終牙齒的排列成形,一般問題也不大。
也有的寶寶可能牙齒不整齊,一般來說用牙齒正畸就能解決,也不用太擔心。
寶寶長牙了怎么護理?

其實護理可以提前到長牙之前,寶寶不是不舒服嘛,爸媽不妨給他按摩按摩牙床。
不想當人肉磨牙棒的話,就給寶寶一些有點點硬度的東西咬咬(如果是蔬果類,注意別被噎住)。

如果寶寶哭鬧著不肯吃東西,可以適當吃一些柔軟的食物。
當寶寶牙齒萌出后,試著給他們喂一些半固態的食物,從水狀過度到糊狀,再慢慢從糊狀過度到固態狀……最終可以咀嚼固體食物。

然后,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爸媽就要開始護理,可以先用紗布蘸溫開水給寶寶擦拭牙齒,尤其是睡前喝了奶,一定要清潔好口腔再睡覺。不然等到寶寶牙齒長差不多了再來護理,那時候寶寶牙齒可能有很多問題了。

每餐吃完后,如果能給寶寶溫開水漱漱口就更好了。

齲齒最愛欺負3-6歲的寶寶,有些寶寶幾個月就有齲齒了,乳牙齲齒應盡早治療,以免繼續發展為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建議最好在寶寶1歲時就帶他們去牙科進行保健檢查,每隔3-6個月定期檢查牙齒,早發現早治療。
希望每個寶寶都有一口好牙,吃嘛嘛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878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