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現行的2段配方奶國標,真可謂“無力吐槽”,好消息是新的、更好的2段配方奶國標將在2023年執行了。前陣子,我們說了一個觀點:
周歲內寶寶可以一直喝1段配方奶,到6月齡轉成2段配方奶不是必須,尤其是在現行的2段配方奶國標下。長文章請見《寶寶可以一直喝1段不轉奶嗎?1、2段千萬別選錯!尤其2023年2月前》
但有些家長可能會疑惑:
1段配方奶的含鐵量不如2段配方奶的高,不轉奶的話,寶寶會不會更容易貧血?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圖源:Pixabay
01、周歲內一直喝1段不轉奶,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率增高嗎?有一項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發現,
對于6月齡以上、缺鐵性貧血高風險的嬰兒群體,相比低鐵元素強化配方奶,高鐵元素強化配方奶并不能降低缺鐵性貧血風險;喝高鐵元素強化配方奶甚至可能影響嬰兒遠期認知發育。
參與這項研究的兒童來自智利中低收入家庭。其實,智利的兒童總體的貧血率并不低,甚至比我國總體要稍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2019年 6-59月齡兒童的貧血患病率(prevalence),智利是20.1% [7.2-38.6],而我們中國是18.8% [7.4-35.6]。


圖源:WHO
2019年智利和中國6-59月齡兒童貧血患病率(%)
智利這項研究共納入835位6月齡健康嬰兒,其中430位6月齡嬰兒隨機分組到高鐵元素強化的配方奶(含鐵量平均12.7mg/L),405位則隨機分配到低鐵元素強化的配方奶(含鐵量平均2.3mg/L)。
該項研究發現:兩個分組的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并沒有顯著區別(p=0.35)
根據現行國標GB 10765—2010和GB 10767—2010,
1段嬰兒配方奶粉的含鐵量標準:0.42-1.51mg/100kcal(折算約2.8-10.1mg/L)
2段嬰兒配方奶粉的含鐵量標準:1.05-2.09mg/100kcal(折算約7.0-13.9mg/L)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2段嬰兒配方奶很有可能并不比1段嬰兒配方奶更能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更有意思的是,智利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繼續跟蹤隨訪了參與研究的這群嬰兒到10歲和16歲,結果發現:
相比在6-12月齡期間喝低鐵元素強化的配方奶(含鐵量平均2.3mg/L),喝高鐵元素強化的配方奶(含鐵量平均12.7mg/L)的孩子:
在10歲時,他們的空間記憶能力、視覺運動整合能力等得分更差。
在16歲時,他們的認知發育評估結果更差。
雖然這只是來自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隨訪結果,但至少從這項研究的隨訪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寶寶喝的配方奶的鐵含量可能不是越高越好。
02、關于2段配方奶權威機構怎么說呢?其實關于6月齡以上的嬰兒要不要轉2段奶很多權威機構都給出了清晰的建議:并非必要。
比如:
香港衛生署
六個月大后,轉用較大嬰兒配方奶并非必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相關內容大致翻譯:
你可以讓孩子喝1段配方奶直到寶寶12月齡。自6月齡,你可以選擇2段配方奶(follow-on formula),但是你不是必須要換成2段。你可能看到廣告中說的各種關于2段配方奶的好處,但是這些相比1段配方奶并沒有優勢。
寶寶到了6月齡,家長不必把配方奶換成2段配方奶。目前沒有任何已發表的證據證明使用2段配方奶比使用乳清蛋白為基質的1段配方奶更有營養或健康方面的優勢。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NHS)
相關內容大致翻譯:
研究發現在六月齡換成2段配方奶(follow-on formula)對寶寶沒有助益。你可以繼續讓寶寶喝1段配方奶直到1歲。
注: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2019年英國 6-59月齡兒童的貧血患病率15.5%[6-33.9]。

澳大利亞嬰兒喂養指南
相關內容大致翻譯:
不認為有必要讓6-12月齡嬰兒使用2段配方奶(follow-on formula);沒有研究發現使用2段配方奶比使用1段嬰兒配方奶有優勢。

……

圖源:Shutterstock
可能有的人會說,除了香港是我們中國的,其他都不是我們中國的權威機構,不具備參考性。
其實,真正基于循證理念的權威機構,為了制定某項指南或推薦時,證據搜集階段往往是全范圍搜索,甚至包括多語言的。比如制定指南時經常被參考的Cochrane(考科藍)系統評價數據庫,里面的系統回顧和綜述,在搜索證據時,就會強調不設置語言限制,不論是中文、法文、英文等各種語言,只要發表的證據符合預設條件,就會被收錄進去。
根據上面的部分機構觀點截圖,我們看到的是不加任何前提地說:“沒有已發表的證據”、“沒有研究發現”。假如真的只是局限于某個特定地區的證據搜索沒有發現證據,那按常理應該會具體說明是在什么范圍下搜索沒有證據。
其實,反過來想一想。
假如簡單喝一下2段配方奶粉,就能有效降低缺鐵性貧血發病率,解決兒童缺鐵性貧血問題,促進孩子全面健康,那這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03、嬰兒缺鐵性貧血,原因或風險因素是什么?不當輔食添加或喂養是重要原因之一。
嬰兒時期的缺鐵性貧血主要與長期單純母乳喂養而沒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輔食添加不合理,沒有足量富含鐵的輔食攝入;未使用鐵強化配方奶,而給嬰兒喝沒有鐵強化的牛奶、羊奶、豆奶等不當喂養相關。這些原因不只是在西方國家,其實我國的科研人員和指南是同樣的觀點。
另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甚至提到:
“7-12月齡嬰兒所需能量約1/3-1/2來自輔食,13-24月齡幼兒約1/2-2/3的能量來自輔食,而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
足以可見,對于嬰幼兒來講,好好吃飯這件事多重要。

圖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截圖
2019年的一項系統回顧綜述中提到,對于周歲內有鐵儲備或者攝入不足風險的嬰兒,強證據證明添加含鐵輔食有助于維持理想鐵水平或者防止缺鐵。
其實,孩子健康均衡飲食,周歲內引入各類健康輔食,讓孩子熟悉和感受各種食物的味道,尤其是含鐵豐富的輔食。這不僅僅是為了6-12月齡補鐵,更是為長遠健康飲食習慣打下基礎。
有一些家長認為寶寶輔食吃得不夠好而特意選擇2段配方奶,甚至一直吃到1歲以后。實際上,2段配方奶沒有那么“神奇”,不是解決營養和吃飯問題的根本方案,只不過是家長們的“安慰劑”。
04、預防孩子缺鐵性貧血能做什么?孩子缺鐵后果嚴重,影響智力和發育,已經反復多次強調。關于如何“補鐵”,具體參見:
《缺鐵會影響智力和行為,0-5歲補鐵這樣做就對了》
關于含鐵豐富的食物清單,請見:
《孩子缺鐵后果嚴重,補鐵清單請收好》

圖源:Unsplash
最后強調幾點:1. 哪怕是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也要記得定期帶寶寶做健康體檢,由專業可靠的醫生協助排查,可以及早發現、并及早個體化應對任何喂養和營養相關問題,避免不當操作和不必要的焦慮。
2. 特殊人群,比如早產兒、低體重出生兒、有出血性疾病等,應及早遵醫囑個體化應對缺鐵風險;特定地區嬰幼兒,如農村貧困地區,應尤其重視和強調嬰幼兒飲食合理、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等,因為這是改善兒童貧血狀況的重要方式。
3. 對于配方奶喂養的健康寶寶,可以繼續喝1段配方奶到周歲;如果對寶寶飲食鐵攝入特別擔心,買奶粉時注意看1段配方奶的營養成分表,比如可以選擇含鐵是7mg/L的1段嬰兒配方奶。當然,同時仍然應重視加強飲食,以及定期參加體檢。
4. 如果孩子已經被臨床確診缺鐵性貧血,除了飲食上注意含鐵豐富的食物攝入,同時要遵醫囑合理補充鐵劑,因為對于已經確診的缺鐵性貧血,單純靠飲食是無法糾正。關于補充鐵劑,需要強調家長不要擅自盲目給寶寶補鐵,因為鐵過量有風險,可中毒。
部分參考來源
1. Walter T, Pino P, Pizarro F, Lozoff B.Prevention of iron-deficiency anemia: comparison of high- and low-iron formulasin term healthy infants after six months of life. J Pediatr. 1998Apr;132(4):635-40. doi: 10.1016/s0022-3476(98)70352-x. PMID: 9580762.
2. LEI Qing-Ling, DAI Bi-Tao, XIAN Ying et al.Risk factors for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J]. CJCP, 2014,16(1): 16-19.
3. Nie Jingchun, Yang Jie, Zhang Lifang, Li Ying, Yang Jiuyou.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ant Anemia in Poor Rural Areas of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Sciences), 2019, 37(3): 58-6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3.005
4. Sundararajan S, Rabe H. Prevention of iron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Pediatr Res. 2021 Jan;89(1):63-73.doi: 10.1038/s41390-020-0907-5. Epub 2020 Apr 24. PMID: 32330927.
5. Meinzen-Derr, J. K. et al. Risk of infanta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nd maternal anemia in aMexican cohort. J. Nutr. 136, 452–458 (2006).
6. Powers, J. M. & Buchanan, G. R.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Am. 28, 729–745 (2014).
7. Obbagy JE, English LK, Psota TL, Wong YP, ButteNF, Dewey KG, Fox MK, Greer FR, Krebs NF, Scanlon KS, Stoody EE. Complementaryfeeding and micronutrient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m J Clin Nutr. 2019 Mar1;109(Suppl_7):852S-871S. doi: 10.1093/ajcn/nqy266. PMID: 30982869.
8. Lozoff B, Castillo M, Clark KM, Smith JB.Iron-fortified vs low-iron infant formula: developmental outcome at 10year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12;166(3):208-215.doi:10.1001/archpediatrics.2011.197
9. Gahagan S, Delker E, Blanco E, Burrows R,Lozoff B.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ron-Fortified versus Low-Iron InfantFormula: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t 16 Years. J Pediatr.2019;212:124-130.e1. doi:10.1016/j.jpeds.2019.05.030
本文合作作者:卓正醫療兒童保健科 鐘樂醫生。
-END-
如果覺得有用
分享給更多人閱讀
往期推送精選:

祐苗健康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97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