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8)

于敏綺的另一個身分,則是令對手膽寒的職業摔角格斗選手Karen Q。(于敏綺提供)
中國僑網6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紐約,有一位女性華裔職業摔跤格斗手。周一到周五,她是公立小學里笑容可掬的于老師。而一到周末,她即化身職業摔跤格斗臺上令對手膽寒的Karen Q。年僅27歲的于敏綺是美國職業摔跤格斗中為數不多的華裔女性面孔,“我想讓大家看到,每個領域只要有人能做到的,華裔女孩也一定能做到。”
1991年在紐約出生的于敏綺似乎一路按著亞裔“乖乖女”路線成長。自幼練習體操,參加各類比賽,大學在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修讀體育教學(Physical Education),又在李曼學院(Lehman College)獲得健康教育碩士學位,隨后進入公校系統,在小學當體育老師。笑容甜美的她是學生們喜愛的Miss Yu,是眾人眼中可親的鄰家女孩。

日常生活中的于敏綺,是個笑容可掬的鄰家女孩。(美國《世界日報》/洪群超攝)
不過,職業摔跤格斗公司“Ring of Honor”網站上,化身為Karen Q的于敏綺,簡歷足以讓任何一個對手膽寒:2014年出道的首戰,她鏖戰八分鐘擊倒女子職業摔跤格斗老將Kelly Klein,而Klein當時是連續500天無敗績的傳奇選手。
和職業摔跤格斗中很多出身艱苦、自幼便開始訓練的選手不同,于敏綺和絕大部分在美國出生、成長的亞裔一樣,只是小時候和哥哥一起在電視上看過“世界摔跤娛樂”(WWE)緊張刺激的賽事,但從未想過去從事這一眾人眼中近乎“瘋狂”的競技運動。不過,于敏綺自幼熱中體育,從小練體操,也曾為排球校隊成員,還是大學跳水隊成員。但直到20歲和朋友聚會,再度看到摔跤格斗比賽,“我想起小時候和哥哥看過的職業摔跤格斗比賽,從沒見過華人選手,這么多年過去,比賽中的華裔選手依舊少,華裔女選手更是罕見。我覺得有些悲哀。”
熱愛運動的于敏綺萌發出試試看的想法,而創下紐約市首位亞裔女獄警歷史的母親吳慶梅,自幼給予她亞裔女性也應獨立、堅強的深刻影響,也讓她在這一亞裔罕至領域里“敢為人先”而躍躍欲試。
2014年出道首戰便成名,但于敏綺在開啟這一人生新舞臺的首年,卻需千方百計瞞著家人,“怕媽媽、外婆會擔心,也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女孩是不應該‘打架’的,更何況是在臺上打給別人看。”
但動作激烈且防護極少的職業摔跤格斗,讓于敏綺身上經常性青一塊紫一塊,“一開始還騙媽媽說是磕到碰到,后來實在瞞不住了,只能如實告知。”她笑稱,母親第一次看她比賽視頻,直呼“太瘋狂了!”。但看到她不是三分鐘熱度,成績愈來愈好,比賽簽約日多,通過打比賽所獲收入也日增,時常上電視,還有一批粉絲,母親也慢慢相信,她能打下一番事業,“不過媽媽迄今不敢到現場看我的比賽。”

于敏綺的另一個身分是令對手膽寒的職業摔角格斗選手Karen Q。(于敏綺提供)
身高1米7的于敏綺,在職業摔跤格斗場上和白人或非洲裔選手相比,只能算身形小巧;但自幼的體操訓練,且作為行業中屈指可數擁有碩士學位的選手,柔韌性和聰明的頭腦,是她自我總結的兩大優勢,也是經實戰證明的“殺手锏”。
出場時粉絲的尖叫,勝利時全場的歡呼,也讓于敏綺尤為著迷,“特別是有孩子希望擁抱我,跟我合影,讓我尤其感動和開心,覺得自己能夠激勵他人,鼓勵他們沒有不可能。”她尤其對華人女性身分最為自豪:“每次上場聚光燈打在我身上,讓全場觀眾看到難得一見的華人女性面孔,我就很想證明,華人女孩不怕進入非傳統的領域,也能擊倒別人。其他人能做到的,我們也一樣能做到。”(洪群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16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