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塑料奶瓶有沒有危害(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嬰兒奶瓶,在原料上來說,可以分為:玻璃奶瓶、塑料奶瓶和硅膠奶瓶。其中塑料奶瓶的材質一般有聚碳酸酯,聚丙烯,聚醚砜樹脂,聚亞苯基砜樹脂。

其中聚丙烯奶瓶在市場上最常見,聚丙烯被廣泛應用于服裝、毛毯等纖維制品、醫療器械、汽車、自行車、零件、輸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產,也用于食品、藥品包裝,因為用途廣泛,聚丙烯年產量占非纖維塑料產量的20%,2018年全球聚丙烯需求更是達到了7000萬噸,可以說是是食品制備中使用最廣泛的塑料。

因為聚丙烯被稱為食品級塑料,大家通常認為無論熱水浸泡還是劇烈晃動,使用聚丙烯制作的奶瓶都會是穩定耐用且無物質釋放的,而且聚丙烯耐溫110度,材質韌性很大,耐摔,抗沖擊性非常強。所以聚丙烯奶瓶也受到了全球媽媽們的認可。聚丙烯奶瓶占全球市場的83%,然而科學家研究調查之后發現,在嬰兒出生后的頭12個月里,使用聚丙烯奶瓶喂養的嬰兒平均每天會暴露于160萬個塑料微粒。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消毒和配方奶粉沖泡條件下,測試了10種嬰兒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這些奶瓶代表了全球網絡市場上的大部分奶瓶。它們要么是聚丙烯制成的,要么是包含了基于聚丙烯的配件。研究人員發現,各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在130萬個至1620萬個顆粒之間。
根據地區的不同,嬰幼兒人均每天攝入量范圍為10萬– 460萬顆不等。平均下來,全球嬰幼兒人均日攝入量為160萬顆粒,這一平均水平相當于成年人從水,食物和空氣中攝入的微塑料顆粒總量(日均約600顆粒,以美國研究為例的)2600倍之多。

什么是塑料微粒呢?每年,平均有800萬噸塑料從海濱地區進入全球的海洋,大部分都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在海洋中,太陽光和海浪將這些塑料分解為米粒大小的碎片。除此之外,,滌綸和腈綸等人造纖維的纖維碎片通過洗衣機進入淡水系統。
從最小的浮游生物到最大的鯨類,所有海洋動物都會攝入這些塑料微粒,研究者已經在超過114種海洋動物體內發現過塑料微粒,塑料微粒還會像吸鐵石一樣吸附少量的有害物質,比如農藥,使它們積聚在自己表面。以這樣一種形式,有毒物質進入了食物鏈,并最終流向我們的餐桌。

科學家不僅在人類體內發現塑料微粒,而根據《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志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通過儀器檢測了6個人類胎盤,結果發現4個胎盤中存在塑料微粒,其直徑為5到10微米,共計12顆。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對4%的胎盤部分進行檢測的結果,實際情況可能要糟糕得多。

無論是在胎盤發現塑料微粒,還是聚丙烯奶瓶釋放的塑料微粒,這些都將會對嬰兒造成危害。
塑料微粒的危害目前,因為數據不充足,科學家對于塑料微粒的危害認知還不全面,科學家通過對攝入塑料微粒的海洋動物進行研究,表明塑料微粒微塑料能夠進入它們的血液,淋巴系統,甚至肝臟,造成腸道甚至生殖系統的損害。
張思夢、查 金、孟偉等研究者發表的論文《環境中的微塑料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中,認為塑料微粒或侵入人體這些器官:
1、微塑料的空氣動力學直徑允許其在肺內沉積,那么它將穿過較薄的肺內襯液與上皮細胞接觸, 通過擴散轉位或者活性細胞攝入,簡單來說,就是塑料微粒可能會在人體的肺內沉積。
2、微塑料由胃腸道管腔內的派爾集合淋巴結的 M 細胞內吞作用攝入,M 細胞和塑料顆粒由腸腔到達粘膜淋巴組織
3、微塑料由胃腸道管腔通過旁細胞吸附攝入,不可生物降解的微塑料通過單細胞上皮層內的松散聯接機械捏合進入下層組織。樹突細胞可以吞噬塑料顆粒, 將其運輸至下方的淋巴管和靜脈,分散進入二級組織,包括在肝臟、肌肉和大腦均能發生,而一旦進入大腦,究竟會產生什么影響,這是一個無法預知的難題。

微塑料進入大腦的路徑
總體而言,塑料結構單體和增塑劑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嚴重的可導致遺傳性病變、癌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影響較輕的則包括刺激感覺器官、導致內分泌紊亂、呼吸困難等。
除此之外,許多的聚丙烯塑料奶瓶還會使用增塑劑、色母料之類的粉料,這些粉料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總結因為含有有毒物質雙酚A,自從中國禁售聚碳酸酯塑料奶瓶之后,中國對玻璃奶瓶的接受度也變得更高,事實上,早在2005年,生產塑料奶瓶的皮炯公司就推薦民眾使用玻璃奶瓶。除了玻璃奶瓶之外,硅膠奶瓶也可以使用。我們需要注意,那些不起眼的奶瓶配件(重力球、吸管、固定圓盤等均為聚丙烯制品)也會釋放大量微塑料。
讓嬰兒更少接觸塑料產品,對嬰兒的健康成長更有幫助。如果你覺得用聚丙烯奶瓶更加方便,科學家也提供了聚丙烯奶瓶的合理使用方式,從而降低聚丙烯材質奶瓶釋放的微量塑料顆粒量。

1)用涼的無菌水沖洗高溫滅菌過的奶瓶,從而洗去附著在奶瓶表面因高溫消毒產生的大量微塑料顆粒。此處提到的無菌水,可以指飲用水和置涼的開水。
2)在非塑料容器中沖泡奶粉,避免沖泡過程中因塑料容器與熱水接觸產生大量的微塑料。
3)待冷卻至室溫后,將配方奶轉移到滅菌后冷卻的奶瓶中。
4)避免在塑料容器中二次熱奶,尤其是微波爐加熱。實驗顯示微波爐加熱會讓奶瓶釋放更多微塑料顆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360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