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新生兒溢乳,出生后即可出現,多發生喂奶后,從嘴角中流出少量乳液。有時溢乳程度也比較重,有大口奶溢出。
新生兒溢奶與其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有關:新生兒的胃是呈水平位的,食管下段賁門括約肌發育尚未成熟,控制能力弱,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導致胃食管返流,加上新生兒喂奶時1次的量過多和吸入空氣更容易導致溢奶。

新生兒溢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溢乳,多數是生理性的,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不需要特殊處理。但是如果有嚴重溢奶現象,在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基礎上,適當喂一些刺激胃腸蠕動的藥物,以改善溢奶現象。

一般生理性溢乳是不需要特殊處理。喂養時加以注意就可以了,在每次喂奶后都要豎著抱寶寶并排嗝,以便寶寶把吸入的空氣順暢地排出來。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把吸入的氣體拍出來,也不能一直拍下去,這種情況可以持續豎立抱10-15min,此法也可以減少新生兒的溢乳。喂奶后不要給寶寶換尿布,也不要讓寶寶練習翻身等運動。
改變奶粉的沖泡方法:在給嬰兒的牛奶中添加谷類食物,或是將牛奶中添加谷類食物,或是牛奶沖得稍微弄一些,這樣就不易發生逆流現象。但是,食用牛奶過稠會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應予注意。
按摩中脘穴:中脘穴位于劍突與臍之間,屬于胃的募穴。

建議盡量母乳喂養,少量多次喂奶,促進對新生兒胃腸道刺激,增加胃腸激素的分泌。媽媽喂養時,媽媽需將奶頭清潔干凈,采用中指和食指將乳房夾住,以減慢乳汁分泌速度,避免吞咽不及出現嗆咳,防止鼻孔受到乳房遮擋而對呼吸造成影響。混合喂養:將奶具清洗干凈,用開水浸泡或煮沸消毒20-30min,同時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孔,確保每次奶粉都能夠新鮮配制,喂奶時使奶嘴充滿奶液,喂奶后將新生兒斜豎抱起,拍背。
新生兒生理性溢乳沒有任何不適表現,溢乳前后沒有任何異常情況,不影響吃奶,情緒不受影響,生長發育正常。
生理性溢乳不需要看醫生,如果父母不能確定寶寶是生理性溢乳,還是病理性嘔吐,可向醫生咨詢,帶寶寶去醫院就診。盡量少帶新生兒去醫院,因為新生兒抵抗力比較低,很容易交叉感染某些疾病。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