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為什么寶寶痰那么難排出來(怎樣讓寶寶來無影)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我們在接受寶寶們呼吸道疾病的咨詢中,“痰”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很多媽媽都為 “寶寶喉嚨有痰”而煩惱,很多孩子吃了各種各樣的化痰藥來清除這些壞蛋。問題是,效果并不一定盡然。
那么,我們就首先來說說這個 “來無影卻聲名顯赫”的壞蛋,這樣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最終讓這些壞蛋們“去無蹤”。媽媽們不用覺得奇怪,為什么要說明這個“痰”,就是因為“寶寶喉嚨里的痰”,既有真正的“鬼子痰”,還有一些是“偽軍痰”,更有一些根本就不是痰的壞蛋們也來搗亂呢!
1
one
“鬼子痰”真正的痰
通俗來講,氣道內產生的痰包括三部分內容:液體、有形成分和粘性成分。
液體主要是由氣管粘膜的腺體和杯狀細胞分泌的。當吸入干燥空氣或者刺激性氣體時,液體分泌增加,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呼吸道潤滑。
有形成分包括氣道表面粘附的異物、病原微生物、炎癥細胞、壞死脫落的細胞等,當呼吸道發生急性炎癥時,這些有形成分就會增加,含量多的話就會形成各種膿痰。
粘性成分比較多,它主要是使痰液的粘稠度增加。酸性糖蛋白就是其中一種粘性成分,通過糖蛋白分子不同的化學鍵結構(如二硫鍵、氫鍵等)交叉聯接在一起,形成一種凝膠網。所以痰液就是很粘稠。此外,一些電解質,如含量高的Ca2 ,也可以增加痰的粘稠度。呼吸道感染時,大量炎癥細胞破壞,細胞內的物質釋放也可以使痰液的粘稠度提高。痰的pH值也會影響粘稠度,酸性條件下粘稠度增加,堿性條件下粘稠度可以降低。這個粘滯度就決定了痰液是否容易排出。
這個真正的痰可以來自下氣道,通過呼吸道表面類似于傳送帶一樣的纖毛運動,逐漸向口腔運送,也可以產自咽喉口腔部位。并且因為氣流聲的作用,媽媽們就會明顯的感受到寶寶們喉嚨里有痰了。
這種真正的痰的產生原因和成分已經很清楚了,因此,治療上就是清除氣道的炎癥,沒有炎癥的刺激,這些成分自然就會分泌減少了。對于寶寶們而言,最簡單的就是霧化治療了,霧化,其實在家也能做,只要注意這些......(點擊可以查看文章)也有一些藥物可以幫助寶寶們止咳排痰。對于具體藥物的選擇,建議媽媽們讓醫生聽診或看一下寶寶,這樣好對癥下藥。

2
two
“偽軍痰”鼻源性分泌物
這個之所以叫做“偽軍痰”,是因為它是來自于鼻腔的分泌物,我們是為了媽媽們好理解,對它進行了一個單獨的分類。
患有鼻炎,尤其是鼻竇炎的寶寶們來講,90%以上喉嚨里的痰可能就是鼻腔分泌物通過鼻后孔向咽部倒流,也就是醫生說的鼻后滴漏,現在又改了名字,叫做“上氣道咳嗽綜合征”。
醫生給寶寶們做檢查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咽后壁有一條長長的鼻涕蟲吊在咽后壁蕩秋千。它不停的刺激寶寶的喉嚨,引起寶寶咳嗽,也是讓媽媽們感覺是喉嚨有痰。這個鼻涕蟲是鼻粘膜炎癥情況下分泌出的濃稠的粘液。這種情況引起的咳嗽和痰音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明顯。
這樣的偽軍,如果應用通常的止咳化痰藥物治療效果是很差的,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清理鼻腔,消除鼻腔內的炎癥。清理鼻腔最常用的就是洗鼻,但是小寶寶因為鼻腔比較狹窄,而且洗鼻會引起寶寶們的不舒適感,所以我們很少應用。
通常會建議給寶寶用淡鹽水滴鼻子或者應用清鼻護理液給寶寶們噴鼻子,通過不斷沖洗掉鼻腔內的粘液就可以減少“偽軍痰”的量了。這個鹽是一個很好的殺菌劑呢,又很安全的。還有一部分寶寶是過敏性鼻炎,雖然清除了鼻腔炎癥后,痰可以明顯減少,但還是會有很多清水鼻涕,這個時候就需要求助抗過敏的鼻噴劑了。

3
three
色不是痰的“痰”
還有一部分媽媽非常苦惱自己的寶寶經常性的咳嗽有痰,經過各種藥物、霧化治療都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也請耳鼻喉醫生看過了,沒有鼻炎,癥狀卻反反復復。那孩子哪里來的痰呢?而且呼哧呼哧的聲音讓媽媽們很抓狂。
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寶寶喉嚨里的聲音不一定是真正的有痰。最常見的喉軟骨軟化,也成為喉軟骨發育不良就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了。
這個病也是表現為喉部痰鳴,但是卻不一定是真正的有痰,還很常見就是嗆奶,并可以引起反復的肺炎,喉嚨里的痰音就會加重,按呼吸道感染治療的效果可能只是短暫的,病情會反反復復,癥狀時輕時重。如果細致的病史詢問和聽診,加上纖維喉鏡或者CT三維重建等檢查就可以明確了。
這種類型的喉軟骨軟化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就是防止反復嗆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還要注意體位的調整。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會逐漸好轉。絕大多數孩子在1-2歲左右癥狀消失。
經過這樣的說明,媽媽們大致明白了吧,我們說寶寶“喉嚨里有痰”的時候,就是要分清楚寶寶的痰到底是哪里來的痰,是不是真正的痰,這樣我們才好對癥治療,也免除寶寶們一些不必要的用藥了。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喉嚨有痰,這是我們總結的最常見的幾種,希望對媽媽們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啊!
作者:李旭芳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擅長新生兒疾病、兒童感染性疾病以及兒童危急重癥的診治;在兒童急性高燒、抽搐、意外中毒等方面診治經驗豐富。
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和作者所有
需轉載請聯系授權:info@easyhin.com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500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