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嬰兒手印怎么印(摁腳印很普遍啦)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3)
文|福林媽咪
最近的時事上,話題度最高的就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開放,富了國家,也富了百姓;富了物質,也富了精神;富了大人,也富了孩子。
可別說我們這些媽媽們不關心時政內容,這改革開放的變化我們可是從一代代照顧寶寶的感受中“體會”過來的。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寶寶能在醫院平安出生,就是當時一家人最高的追求。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高潮,媽媽們對寶寶出生的紀念方式就是在寶寶百天時,給寶寶拍張照片。
21世紀初,改革開放依然行進在千禧年,紀念寶寶出生的方式就不只是拍照那么需要時間,反而變得也越來越及時,比如說留一撮兒寶寶的胎毛。
到現在新世紀的10年代,伴隨寶寶平安出世,紀念方式更是五花八門,臍帶血、摁腳印,拍寫真等花樣,簡直就像給寶寶的一條龍服務啊。
時代在變革,紀念寶寶出生方式也在變革,但無論怎么改變,那種紀念方式都是爸爸媽媽對寶寶出生時記憶的鐫刻。
說道寶寶出生時的摁腳印兒,這恐怕是爸爸媽媽們選擇最多的紀念方式了。
爸爸媽媽讓寶寶印初生時腳印難道就只是為了簡單的紀念一下嗎?其實,這其中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從醫院的角度來講,醫院也是很樂意留下寶寶的足跡。
那是因為在醫院出生的寶寶每天實在太多了,尤其是在護士給寶寶洗過澡后,寶寶光溜溜的小身板,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是誰家的娃。有了寶寶的腳印,護士們可以通過比較腳印來區別,爸爸媽媽們也就清楚的知道哪個寶寶是自己的。
所以說,醫院愿意給寶寶印腳印,這對醫院來說也是一種保障,是醫院分娩的證明,也是防止護士報錯寶寶的好方法。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寶寶的腳印是對寶寶身份的一個證明。
有的地方,媽媽在生過寶寶去辦理生育保險時,保險公司需要媽媽帶上一份印有寶寶腳印的文件,這樣看來寶寶的小腳印還是很有用處的呢。
有人說,給寶寶印個腳印,就意味著寶寶已經在人間留下了足跡,已經像天使一樣墜落入凡塵。
雖然,這只是文藝的說辭,但它的確給了我們無盡的遐想。
有些人也就疑惑了,印手印不也可以嘛,就非得是腳印才行嗎?
事實上,印手印也是可以的,只是在印手印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需要克服“三大困難”方能得到寶寶珍貴的小手印。
首先,如何看到寶寶可愛的小手掌。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在剛出生時,小手都是蜷著的。
我們總不至于為了給寶寶印一個完整的手印,強行把寶寶的手掌掰開吧。要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別看軟軟糯糯的樣子,他的小手攥得可是很緊的,強行掰開寶寶手掌,可能還會弄傷寶寶的小手指。
然后,寶寶的手掌紋路并不清晰。
給寶寶留掌印就是為了好區分,可剛出生的寶寶別說手指,手掌都是那么小,自然手指的紋路也就不會那么深,印在紙上很有可能看不清楚,當然也就起不到證明自己的作用啦。
最后,摁一下手倒是簡單,清洗卻是個大難題。
通常情況下印腳印,我們都是在寶寶腳掌上涂抹一些印泥之類的東西,借助印泥將腳掌紋“復制粘貼”在白紙上的。
可如果是摁手印,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除了考慮寶寶小手總是攥著以外,他活躍的四肢也是爸爸媽媽摁手印時要頭疼的問題。
比如,給寶寶手掌涂上印泥,也已經把手掌紋在白紙上“復制粘貼”,接著就可以給寶寶清洗手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寶寶又開始揮動手臂亂抓,把印泥弄到臉上、身上,甚至是被子上,那可就夠爸爸媽媽麻煩的啦。
看吧,別說三個原因在一起,就沖這第三個原因,爸爸媽媽也會直接選擇給寶寶印腳印。印腳印兒,印泥會不會蹭寶寶身上不說,至少簡單快捷,拉過來寶寶的腳,涂上印泥就能摁啊,可比寶寶亂抓的手“好用”多啦!
都知道我們的生活在變化著,這種變化在我們這些小寶寶的身上最為清楚,寶寶的腳印就像這些年變化的證明。
腳印不僅僅是一個爸爸媽媽對寶寶出生的紀念,也是這個時代一步步改革開放走出來的標志。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568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